回不去的新闻黄金时代啊,所谓时代变了,人变了,惟有长叹一声,身在体制内,看着一个国家电视台不断走向衰落,精英纷纷出走,也只有一部纪录片能够用来缅怀过去的时光了罢。。。
那一代电视新闻人,真是活脱脱的理想主义者,现在回看真有点不敢相信,个个都有着自己的情怀,可惜有的大神已经离去,精神也大不如前;但是还好,他们的血脉保存了下来。纪录片本身也是精致,穿插沙画和动漫,娓娓道来,有趣!看到第二集他们栏目开明的领导的名字我震惊了!!唉。。
非常好看的纪录片,值得每一个有新闻理想的人看一看,片子真实地还原了那段理想主义的岁月和一群为新闻理想燃烧激情的人们,那个曾经最好的年代,让人忍不住唏嘘怀念。
真是一段电视人的黄金岁月,那些为理想燃烧的激情岁月让人神往。
理想主义向来如此振奋人心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可能在别的地方不可能的事情,在北京可能是可能的。
昙花一现……
一个人的理想比一群人的理想更容易实现么、、、
片子还行,但情谊最深,这么好的人们,值得你花去半天的时间,从头好好看一看。
看哭了
理想主义大概是新闻人最好的品质。一群中国电视新闻最成功的创业者,有共同的追求,努力工作。片子有趣而动人。
创业真是不容易,时代造英雄。
新闻人表示看了好暖好燃。(•̀∀•́)
没仔细看完但作为这样一拨过来的人感觉这样的经历在人生中熠熠发光呢如果我也生活在7080年代那么有这样一段日子感觉是人生的馈赠呢
nb体制内创业真不容易为了理想,榜样,最好的导演还有排命淘汰,排名前十才可以留下来,排名十一说留我下来紧张。社会主义电视的新局面不是台内的报帐,广告费全给自己欢迎各种人来试水正面拍拍不到真相还危险偷拍,头盔式摄像机,眼镜式,钢笔式,钢笔插在衬衫兜里,黑的还有一根线,把衬衣破洞。白岩松,不是专业出身,敢于提问题。地下室,三无人员。临时工,地下室。就是干事情,很单纯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没有对条件的要求,醒了就和朋友一起干,满足投入。没有地方住了,没有北京户口没有记者证没有正式工作身份,就是靠自己才华。领导每天都是打击你的话几乎不吃午饭,经常饿的抓起谁剩的盒饭拿起来就是吃,他说不嫌弃。都是泰斗的一些人但是可以平等交谈,才华和结果才是唯一。
用脏话骂人的时间,用真理骂人的陈虻,白岩松、小崔是幸运的,一个渐渐开放的时代,不多的几个开明的领导,最有前瞻性的第一代电视制片人,当然小崔和白岩松自身那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是最值得现在的电视工作者去继承的
那个火热的年代,我有机会却没有去,看着里面的人老去,只能叹:一个那样的时代曾经出现过。。。
真实发生的事显得尤为动人。敢做、敢说,有思想、有冲劲、有理想、有能力,人生不枉有过这么一段日子。“对生活的真切的状态被调动出来之后,对人的真切也被调动出来了。”
为理想创业而不是为钱创业,经过这样的生活,太太太太令人羡慕。
想遇见你们,想和你们一起!真的不怕辛苦5555555,我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虻...这些进入东方时空的人,基本都是大学毕业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广院毕业的,所以专业素养真的是基础,然后再遇上能在人文心灵上启迪你的人和平台,真的太幸运了!尤其喜欢陈虻,真的是像孩子一样怎么可以这么纯粹干净,尤记得他那句:@如果你真的有兴趣,我们就和你一起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