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ale73#如果不知道背景的话,它几乎就是一部怀斯曼式调查社会组织结构的纪录片——正如映前介绍所说,这部电影的关键就在没有一个地方直接告诉观众谁是医生谁是病人。于是我们看到一群人竭力为另一群人创造一种新的社会现实,这不恰恰就是一种元电影吗?毕竟影片开头就说了,“theyareallactorswithoutrealizing.”现实与幻想(或另一种现实)的隔阂在这里竟被神奇地拉平了。最后镜头拉远,外面是梵高曾经画过的树,产生一种奇妙的共振。大概只有这样细腻的观察力才能在此地看见诗意吧。赞美评审团,金熊实至名归。
没有评判、没有审视、没有猎奇。虽然“精神病人没有家”,但我感到我回家了。(从放电影的时候看到观众玩手机的比例就能看出这部电影会有多少个一星)
天然的奇异空间:一艘从不远航又永远飘在远方的船,空镜中的城市像船外的另一个世界。近景特写已呈现一种稍显残忍的真实,于是不必再去触碰“病人”痛苦的源头(或描述痛苦),只须自由跳跃的闲谈,即使不够顺畅,音乐与绘画则给予我们另一扇理解他们的窗口。从对个体的观察转向描摹社群生态,像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合作互助中向外界输出能量。同情心被轻盈地消解,渐渐变成一种渴望。
巴黎真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是愚公移山般的劳作(海量的时间、耐心、等待、倾听)——艺术/劳动给心灵的慰藉。
从《所有的美丽与血泪》到《坚毅之旅》,纪录片频频摘得最高荣誉,既说明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本就并不兼容,但事实上也反映出这个时代西方社会的种种价值体系正在经历全面洗牌。无论是欧美还是第三世界国家,已经不再像过去二三十年有那种博采众长、具备极强的世界性表达了。艺术创作的文化壁垒越来越森严,互相之间存在孤立和隔膜,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境况。
湖畔上,明亮版的《囚》。
B-.对精神病患者的展示,总是让人难以忽视影像与对象的权力关系和其中的伦理困境,但这种“不适”,客观上也迫使观众反思所谓“正常”的标准:艺术和精神病的根源都是个体的异质性,那怎样的“不正常“才能被人接受?电影花了几乎所有篇幅去完善这第一问,而在最后十分钟才试探性地扔出更刁钻的第二问:在感性层面,精神病患者都是内在的艺术家,但在现实层面,他们是否能够承担管理者的角色?社会失能的标准又如何判定?诗意的共性当然很好,但这个更锐利也更无解的附加题,或许是更有意义的。2023.4.25BJIFF资料馆
(8.1/10)与另一部法国纪录片《金银岛》类似,《坚毅之旅》不依赖叙事,而是单纯地记录。观众成为踏上“坚毅号”的新人,需要在熟悉环境后与其他人社交。这种创作方式保证了交流的平等,杜绝了居高临下的同情。当那位女士因为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重视而冲众人发火时,我们才意识到似乎整部电影里都没有出现和她单独的对谈,才意识到导演在选择这种拍摄手法背后的巧思。
13thBJIFF@小西天他们有音乐,有绘画,有电影,有摄影,有舞蹈,有手工,有诗歌,有文学,他们讲述着各自的创伤,他们讲述着各自的疗愈,但是他们还有永远有差异的账。他们是最作为人的存在,也是最社会适应不良的存在。他们被社会的机械的部分定义为不良,在水上坚毅地以人的姿态存在。看本片需要一些耐心,虽然摄影机就戳在一个地方拍,但是每个人讲述自己的方式构成了一种叙事方式。不过柏林把金熊给这部,我只想说柏林你还是快点别办了吧。另外需要提一嘴,你北影节外语片的译介过程到底有没有控制有没有校对,quote文德斯的德州巴黎的那一小段翻得乱七八糟的。
75/100这个机构看起来像是由一些“怪人”组成的乌托邦,其实也无需太谈及是不是疯以及谁又正常的问题,它们显得不太重要。在众多的日托服务内容中,有在强调电影/艺术的存在与作用。菲利伯特处理素材还是有一套的,并非由一场访谈紧接着一场来填满,而重视那些停顿的时刻:房子外的树叶、光线、人物沉默的时刻...被提取出了诗意。
溫暖,真誠,這樣的片子更大的意義在它的外部,拍出來就已經贏了,很難得的體驗。全球首映,也是第一次看到有精神分析師作為主創團隊一員上臺。
APenprésencedel'équipedufilm#MK2QuaideLoire座无虚席
#Berlinale20233.5
#Berlinale73rdWettbewerb#BerlinalePalast并不理解结尾字幕的主题定调,在影片中没有感受到十分强烈的对应主题表达
从昨天看完首映,到刚刚颁奖之前,万万没想到这个电影竟然能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看的时候,前面部分还一度在打盹……聚焦真实的特殊人群,描写每个病人的精神世界,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可能就是获奖原因?记得导演后面说的一句话,没理解错的话,大意是每一个疯狂的人,都是一个物种,觉得还挺正确的。三星半给影片,半星给“金熊奖最佳影片”的头衔
三星半。这是用谈话构建的影片,那些直击心灵的歌声,琐碎断续的聊天,人们讲述着各自的生活,之前与现在,还有那些失落的时刻,被疾病偷走的人生。诗意、炽热、黑暗、痛苦、真实,也随着话语荡漾出波纹,就像水鸟低空飞过静静流淌的塞纳河
镜头直接对准病人,记录他们的日常和谈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甚至公开谈论精神问题。导演有意识地选择不将这些人放在任何既定属性内,所以没有人称他们为“患者”和“病人”,想让观众看到的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避免物化,这一点很重要。国内同类型题材的纪录片也有,比如马莉导演的《囚》就是不同的角度。
塞纳河畔助眠白噪音,开头睡了一觉醒后发现左右都在睡,掰着大腿强行坚持着半清醒看完,几乎没有多少变化的访谈堆砌,结尾还要总结下中心思想,值得一提的是巴黎的精神病日托中心办的影迷俱乐部选片看起来也比北影节好
L'Adamant是塞纳河畔的成人日托中心(「一条船上的人」)。有点像怀斯曼,但并不致力于探讨机构运作,而更关注人本身,尤其是那些有精神障碍的成年人如何展现出其艺术天份、创造力与人性。最精彩的还是片中的几段音乐,以及那个想想自己是凡高转世的人。(不过作为金熊,我宁愿给《音乐》或者《红色天空》)
2023柏林电影节金熊奖。7分吧但是金熊有点过誉或者不至于(还记得看颁奖和发布会导演自己也一脸懵逼)。想了想应该本届柏林的主题是“少数人”,基本表彰的片子都是在讲各种各样的少数。片子本身没什么可说的,毕竟尼古拉·菲利伯特也是老牌纪录片导演,技法纯属,本片发挥非常稳定(剪辑相当清晰流畅)。比较意外的“1968的孩子”这条历史线索所勾连出的含义。@观水老师看完告诉我这片就是福柯《疯癫与文明》里的“愚人船”,好吧这个角度看,K主席挑的这个片子还真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