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翻新,感情也在翻新;门锁换掉,身份也被换掉。能在工作中命令男孩脱光,也能在生活里控制继女的自由。痛心于他人对孩子的虐待,便会因孩子堕掉而崩溃。被警方指控娈童,被爱人谴责失职。孩子打闹时唱着,男孩都是丑八怪,女孩都是啦啦啦,手机唱着我们的生活甜如蜜。堵在秩序的门口,被爱情献祭。
好片儿!
职业上养成的自以为的权威性与对他人的把控欲,都是一步步逼着自己走向极端的诱因,题材,画面都挺好的,可就是太长了@BIFF24th
今年来柏林看的第一部;观感有点神奇,虽然制作略显稚拙但是表演有种异乎寻常的真实感,尤其是对话;让这个有点老套的顺流而下的psychodrama焕发了独特感染力。结束后导演说男主真的是警察,所有演员都根据自己的真实经验即兴发挥,他自己做以色列警察社会的研究好多年,拍这个故事的同时还拍了5个其它故事,这部里的配角是其它部的主角…那我就明白这个片子的那一点独特魅力的来源了。
#BIFF三部曲互文的方式:发生在同一时空,但主角不同,细节有呼应(如通过电视里的案件)。叙事比第一部简单,结果反而更有冲击力(尤其是结尾)。
表演极为优秀
从丈夫被妻子赶回老家,他将手枪带在身上,又在孩童面前展现,两次特写铺垫,猜到了最后会是一场悲剧,两声「砰砰」,击碎了繁琐无解的生活,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在打分时,在3星还是4星犹豫,片子过长,整体节奏不太好,后面实在过于精彩。片尾,孩子又在重复片中曾出现过的街头呓语,「男孩都是丑八怪,女孩都是…」,与片中男女主角色命运走向形成照应。该片再次阐述了一个人的悲剧,是从性格开始的,男主的性格,刚毅、不变通、做事果断、执拗等等,最终导致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双重失败。任何一段感情的溃败,都是从「没有回应」开始的,「不爱了」是真正的解脱吗?时常过长,镜头需要不够精炼。#HIIFF
期待三部曲的另两部一层又一层的叠加直到最后的崩盘虽然感觉略过分了一点不过是能找到的一个收尾吧
结局那两声!
一件小事引发的多米诺中年危机,最终的结局很震撼
导演再努努力吧
如此日常化以致于消解了真实生活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