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就明白今年印度冲奥片为啥不是RRR了。吊打造梦之家,没有drama没有偷情没有bully,有的是对电影的热爱和想去自己去做点什么的欲望,加在胶片时代末期的伤感缅怀,这是写给电影的情书。
爱放电影无法等同想拍电影,数字一样是光,赞颂复古的技术又渴望阶级的跃迁,就蛮分裂。最后致敬印度明星还说的过去,影史大师就属于和内容不沾边的夹带私货了。
从《色戒》开始关注宾.纳伦这位印度导演,作品不多,但每部都很有深意,这部讲的是印度胶片时代的电影,但更多的讲的是告别,告别故乡,告别亲人,到远方,去做自己。
这片名本身就赢了
從小男孩第一次看電影就迷上了光與影開始,試圖追光、捕捉光,和朋友們用極簡樸的方式讓膠卷活了起來,隨著一格格膠卷捲動,他的眼神也不斷放出光采,著實感人。影中呈現了從膠卷跨向數位的時代,看著放映機被敲毀燒熔,底片被撕毀浸蝕,粗暴地破壞令人震驚且心碎,但這卻不是終結,跟著小男孩我們看到了這些東西被轉化成另一種成品,電影並未消逝,而是得以更多元的方式表現出來。有光,有故事,就有電影,就有千千萬萬種人生。不過,必須要說,本片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媽媽的好廚藝!每一道都讓人口水直流,尤其是那個菠菜餃,哪裡可以吃的到啊!!!!
曾经用火柴盒讲故事,后来用无声胶片讲故事,离开恰拉拉,希望能用电影讲故事。想要认识光,因为光可以创造故事。为了看电影逃学偷钱被父亲毒打,为了放电影偷胶片被关进监狱,直到亲眼看到胶片机被碾压成勺子,胶卷变成花花绿绿的手镯,那些承载着大师力量的影像变成工业制品,冶炼的光让他哭出声音。
胶片电影的挽歌
挺好
放映机死了,变成勺子,胶片死了,变成塑料,但是电影没有死,梦想没有死,愈发坚硬,更加美丽。
光、光、光。列车甩下茶汤。时间逸出手环。
辛酸却又感受到了美好,印度导演你怎么这么会拍!!!
«Laúltimapelícula»Guadalajara,5deabrilde2022,dobladaalespañol.看了前半段还以为是像天堂电影院一样圆梦的影片,后来才发现其实是对胶片电影被电影产业淘汰的无奈……
离别的火车在眼前,就像成长,痛苦但是不得已
古吉拉特邦天堂电影院,而且以抒情叙事完成了一篇五彩斑斓的化工说明文。
3.5鼓励一下,摄影、蒙太奇真的很美,全程儿童视角,在回收厂的几段戏可见导演功力,拍得令人心颤。故事很常见,但贵在真诚。
#北影节2021#实话说,不太好,类似一秒钟和天堂电影院的混搭,后半段废戏有点多,但最后一场放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还是很有象征意义的。
这片🤔分镜节奏跟漫画分镜似的(而且是欧美那种),直到最后几分钟的戏才有看电影的感觉🤣但花那么多篇幅纪录胶片放映机和胶片被损毁被重铸,还挺有意思
3.7想学《天堂电影院》却只学到皮毛,但仍然有一些动人的时刻。借由对电影的爱反刍了一遍电影技术-媒介史,以及胶片时代面向工业发展必然走向的死亡,可谓“电影之爱迎向电影之死”,火车站的场景设定也显然是刻意。
#BJIFF2021主竞赛单元#试图以致敬《天堂电影院》的方式继续深挖数字电影的革新,但可以看出只不过狗尾续貂。影片主体完全无法逃离《天堂电影院》的影子,且改编处理得极不真诚,儿童题材拍得非常成人化,观影体验十分尴尬。胶片与数字的衔接非常草率且刻意,在这个年代再拍摄这种题材本就不再合适,何况数字的出现并不是毁掉电影,最后煽情的基调让人觉得做作。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电影一切的奥秘,都在怎么讲故事。”少年视角讲梦想和成长,有点《雨果》,比《造梦之家》纯粹。飞机上看的,最后十五分钟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