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平淡,吵架,平淡,外遇,平淡,回归,平淡,吵架,平淡,平淡,平和……
妮可最适合演这类苦情戏,那种潜入骨髓压抑不得释放的悲伤只有她能表现出来。
该如何忘掉过去,是像妮可那样病态的偏执,还是艾伦那种积极的改变。其实他们都挺难熬的。细节上很精彩,几个小的动作,几句有所指的对白,导演一直是个很擅长挖掘内心的家伙,这里只是去掉了短巴士的噱头。结尾收的太平淡了,总觉得空空的。更喜欢艾伦的表演,虽然他最多只能混个影帝提名。
平淡寡然。我怎么觉得Aaron演的更好?两人争吵那段被男主感动了。连饰演Becca母亲的DianneWiest都强过Nicole,或者是我实在看不惯一个女人像个怨妇一样折磨自己的爱人亲人当事人。我不是黑谁也不是故意唱反调,但真的不要觉得提名奥斯卡的就一定是好货。赞个配乐和结尾吧。
“爱让悲伤终结。”或许不少人看过以后会觉得沉闷单调,但这却是一部需要你慢慢品读的电影。影片并没有多么吸引人的剧情冲突,也没有复杂至深的台词,但从始至终都弥散着淡淡的温情淡淡的哀伤,平静中饱含力量,细腻、真诚,配上拨动心弦的音乐,让人沉浸其中。★★★★
在伤痛之中我们总需要相信一件事,一个人,一段关系,一种未来。只有去相信才能继续活下去。妮可和艾伦的表演都很精彩,值得杀进提名名单。
挺好的有些坚持我们是不必那么执着的放开了反而就豁然开朗了。你觉得呢?
真实琐碎沉重的看不到出路的悲伤。迁怒所有人却对肇事者宽容,设定很赞;两人吵架那段,超市那段,大赞。
丧失亲人这种悲伤,就像口袋里揣着一口砖,随着时间流转,渐渐地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你不再感受到它的重量。可是,当你伸手掏口袋的时候,你又会惊讶却淡然地发现,它,其实一直在那里。年度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流畅,美丽。配乐犹如甘醇清冽的美酒,格调淡雅,这是属于妮可·基德曼一个人的电影。
A.O.Scott说本片虽不真,但还不算“maudlin,grimorexploitative”,但我觉得有这些来形容本片正合适,无聊至极
没什么高潮,看的好压抑
他们不会消失,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改变;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他们了,可是某个时刻他们又会突然浮现;继而你的心会一沉,但你不会一直沉溺下去;慢慢的,你会觉得其实还好;这种无能为力的悲伤,其实也还可以撑过去。
不幸只是引子,不会终结。
《兔子洞》贡献了一个经典人物:愤怒的母亲。丧子之痛让女主角变成了刺猬,她处在愤怒之中:对妹妹的愤怒,对母亲的愤怒,对丈夫的愤怒,对上帝的愤怒,对自己的愤怒。她拒绝安慰,拒绝类比,拒绝将自己的儿子与其他儿子等同,拒绝敞开自己,拒绝向前走。愤怒需要很大的能量,化作接纳时也特别的动人。
平淡的没什么意思
除了Nicole和Aaron之间的歇斯底里的争吵,基本算中规中矩
又是这种治愈系电影,每年奥斯卡颁奖季都会出来那么几部;妮可的演技固然出彩,但还是达不到《时时刻刻》的高度,得奥斯卡的几率不大;这导演我挺喜欢的,以后会更好的...
音乐很棒,妮可和艾伦都很出色。
太平淡了…
两位主演救了整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