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6.53rdIFFR-Tigercompetition。7分。这部电影可能更应该去“CinemaRegained”单元?倒是非常不错的一部散文电影,导演从在以色列沙漠拍摄的《第一滴血3》出发,处理了以色列军方(超乎常规地)与好莱坞电影公司合作的议题,但更重要也是本片最有意思的议题则是以色列贝都因人社群问题(《第一滴血3》的美术指导就是贝都因人,也在本片中出镜),他们的土地正是因为以色列军方要在沙漠训练/实验而被剥夺了,转而被安置在其它地方,这恰好与《第一滴血3》影片故事中的“阿富汗”形成了某种有趣的互文关系。这部影片最富于揭示性的是在巴以问题成为国际焦点的同时引入了一个几乎不为人知的第三方视角和议题。当然影片的档案和文本是可以做得更丰富一些……贝都因电影可能是个比吉普赛电影还要难处理的问题……
当代战争是“图像战争”mediarepresentation成了冲突的主战场《第一滴血3》在真实的军事基地用真实的武器拍摄战争场面后期再用蓝色遮罩模糊拍摄地点保护军事机密甚至片场工作人员颇具荣誉感地讲述手指被炸断的牺牲如此种种无一不在挑战着战争新闻的伦理与真实而本片更进一步地将《第一滴血3》的电影画面与取景地的实景拍摄进行双重曝光缓慢渗出的红色烟雾可视化了地缘政治斗争在此地留下的社会层面的创伤摄影机再度成为了争夺visibility的武器
#IFFR2024#
3.5从第一滴血切入是很有意思的视角,电影不仅是一种内容和政治紧密相关媒介,其制作也完全受到政治的巨大影响:美国电影在以色列拍阿富汗故事,能调动大量军队、炸药和实弹,创造出80年代最贵的电影……所有这一切背后都是地缘,而几十年后曼从未被回复的信也暗示了美国现在在中东问题上的态度。最“无趣”的部分反倒是贝都因人夹缝中的生存境况;当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7.2
3.7
#IFFR2024#Tigercompetition3/5
太羞愧了,白天做志愿者,看电影的时候太累了睡了一个小时🥲😭题材是我很感兴趣的,有一点纪录片的感觉,采访当年拍rambo的工作人员。讲到一颗树凭空在沙漠中扎根生存下来的时候,能感觉到主人公寄托的爱国主义情感。但其他的我一点都不记得了,完全不知道讲了啥。。。
Sogood😭能看到这部电影我太幸运了
有些纠结于为什么了,可以拍的更好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