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半,其实还是想打个五星的。小津的儿童片,一个“拼爹”的故事。在剧作上比较依靠大段落(如逃课、看电影、跟父亲吵架),故事过于集中。但细节很到位,仍属早期关注城郊小市民的题材,较为沉重,但略有三屉馒头之嫌,毕竟是部喜剧。童星表演极到位。另外此片大量使用横移及移动轨推拉镜头。
我看完了,但。。。
四星半;两位小男孩活灵活现,表演很有层次感,突贯小僧简直表情帝;孩童世界从接受成人观点开始远离纯真,从接受父亲形象的平凡化开始长大成人,回想起那些稚气话语,几分感慨几分泪意,终有一天他们会明白;打哈欠、造分数、看电影、斥父亲、打群架,太多让人会心的细节,真实淳朴如在身边。
小津本想拍部热热闹闹的孩子戏,结果调子变得沉郁,观众对象还变了大人。讲的就是父亲高达权威的形象在小孩眼里受到了挑战,产生了落差。这种事情可能在我们很多人的童年里都出现,因此会觉得这部电影很亲切。不过这个老大确实有点无理取闹,就该打。除此之外,片中一些小细节产生的喜剧感还是不错的。
小津安二郎默片时期代表作,关于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中人际规则的对比。前2/3基调欢脱诙谐,充满童趣的各种游戏与打闹足以唤起你我的童年记忆:玩九连环,掏麻雀蛋,打架,逃学,课堂上交头接耳,因嘴馋先开吃午饭便当,还有念咒语比划让你倒下再解咒起身的游戏(贯穿全片,谁念咒语谁遵从倒地也标识着权力关系)。后1/3酸涩而沉重,由老板家的电影放映凸显阶层差异(小人物为“大人物”扮鬼脸装小丑的影像),孩子们心目中高大的父亲形象崩塌了,成人社会无奈而无情的法则让童年开始消逝,纯真开始失却。摔东西和绝食抗议后与父亲的和解、体认正是兄弟俩内化父之法的标志,好在孩子之间的友谊依旧保有往昔的纯澈简单。PS:小津此时尚未形成榻榻米机位,活泼的运动镜头(尤横移镜)为主,钢琴曲配乐灵动美好,笠智众打酱油。(9.0/10)
此时无声胜有声。小津生就逢时,无声时代的天才,有声时代的翘楚。
我出生了,但我并没有生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我一直认为我爸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以心目中的爸爸为榜样,想方设法地成为了圈子里的小领导,拥有了击倒别人的权力。可原来爸爸也会对别人点头哈腰。为什么非得在有钱人的面前低声下气,凭什么别人的爸爸是经理而我的爸爸只能舍弃自己的尊严。其实每个爸爸都仅仅只是一个想为家庭付出的普通人,能让我们上得起学,让家里的生活能过得更好,就是爸爸最大的幸福。我对内心中至高无上的爸爸的形象释怀了,从今天起,我会开始尊重每一个人。首先从尊重老师开始,早上一到校,鞠躬,说一声“老师好”。
你出生了,但……父辈世故、虚伪的桥段很有共鸣~小津的电影别的不说,光拿出摄影、构图来就很苍了。
并不觉得有多么多么经典,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和小孩子实在不同(想起小时候的争霸故事,小孩子也都是纸老虎嘛)、熊孩子们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父亲形象的衰落带给子女小小信仰的崩塌,勾起儿时回忆不假,联想起题目,能够思考的空间蛮大。ps:教室里挂的“爆蛋三勇士”的牌匾,哈哈。
-父亲:学校里不错吧?-弟弟:我们喜欢上学也喜欢放学,就是这之间的过程很无聊。——-父亲:等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呢?-弟弟:做一个中将。-父亲:为什么不做大将军呢?-弟弟:(哥哥)他说我不能,因为他要做大将。——我出生了,但……大人の見る絵本……遥想童年,虽然家庭拮据,想买个小霸王游戏机都要哭上很久最终才得以有所收获,但那段时光里发生的很多事如今却成了珍贵美好回忆;等初中时候更懂事了反而会像电影里的兄弟俩一样埋怨父亲的种种不是,即使如今长大成人后更能理解他当初的苦衷,可有些事如今依然不太认同。……很感谢爸妈这么多含辛茹苦地照顾我长大,但有些他们和我的心愿却没能为彼此完成……
在京都国际会馆在大屏幕下和一群老人观看,度过了一个美妙的下午。。。
从孩子的眼中观察成人的世界似乎过于简单,但是他们也最为真实。谁的爸爸更厉害,其实折射的是当时小人物的共同心声,人人都想往上爬,可是谈何容易?其中两个孩子对于父亲的情感,总感觉和《四百击》里安托万对于父亲、对整个成人世界的想象有着相当大的相似之处。男主和女主估计是在当时挺有名的。
早期的小津在摄影机运动方面简直不是同一个人.在情节上设计也判若两人.尽管不习惯那些推轨镜头,但并不影响这是一部好电影
太精彩了,父母对孩子天真烂漫胡闹的凝视催人泪下,孩子看不见父母真正的伟大,因为他们已经含着泪入睡。母亲盛饭时碗中露出两个鸡蛋的细节也让人感受到儿童片中浓浓的爱意。小津喜八三部曲的轻快甚至是参杂着最低俗的屎屁尿笑话,但是也玩的如此高级。斋藤达雄的喜剧表演致敬卓别林,太精彩了
很有趣,这两天看的两部小孩子的电影都让人很舒服。小津的故事讲得简单,却并不浅。两个小傻孩很有戏,爸爸的角色既简单又立体,孩子对他的质问,让我感同身受。无奈的主题在温情的故事中被表现得很透。孩子们的感情和小破事儿很是乐呵。后来他们施法的动作成了和C游戏的笑点。
我真的非常有想好好写短评的,只是实在有被里面小喷友的黑丝和爆蛋三勇士给震精到。介片的美术和小津真尼玛的貌合神离暗度陈仓。
小津导演的第24部电影,也是现存完整长片的第7部,终于拍出杰作。小孩子作为主角的家庭题材,兄弟二人逐渐融入新的学校环境,孩子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天真的小小社会秩序,可当亲眼见到父辈的成年人社会秩序,原本需要仰视的形象瞬间崩塌。”爸爸是个厉害的人吗?“”他比你有钱,你就必须对他点头哈腰吗?“——这些问题将困扰他们一生。当理解之后,也就告别了童真。
弁士解说+现场钢琴伴奏,不愧是小津最负盛名的默片作品。不仅延续了其一贯的妙趣横生,更是以“小”喻“大”。单纯的小朋友对秩序社会当然总是有很多问号,但最终还是会理解并认同
俯拾即是、真实无比的生活细节被点缀得异常凝练,简洁的镜语更是高度维持着全程的干净与朴素,情节与结构设计得简单却又不失内在的丰富变化,描绘格局极小而折射内容极广,日后的大师风范可见一斑。唯一的缺憾在于平淡的氛围与部分角色过于典型的形象有些不协调,同时弱化了社会问题的表达张力。看到后面便想起《偷自行车的人》。都是日常生活的堆叠下父亲形象的崩塌与无法解决而被悬置的社会议题,德西卡从中提炼出令人震撼的冲突与警醒,小津则以生活的平淡与朴素为其赋予深远悠长的无奈。
1.生动有趣,勾引起自身小时候的回忆;2.父亲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呢?或许一个人的成长也体现在对父亲所作所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