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和被拍摄的人都是有意识的创作者整个片子不是那种我要跟你讲个什么事儿的叨逼气质巧思微小又有效家庭、时代、电影很难想象这么大的议题结合得这么好这是剧情片编不出来的东西结尾想到《希林公主》
3.5,“地球是蓝的就像个橙子”本身就带着一层虚无的意味。导演刻意避开了战争场面,只用声音和破碎的建筑来间接展示,以此与直接的家庭生活对比来控诉战争的荒谬。但原诗其实也有一种对美好追寻的表达,我想导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用镜头聚焦于家庭的喜怒哀乐,就是在用生活的热爱所收集的美好,来对抗外部的虚无
「地球是蓝色的就像个橙子」,有意义的命题构成谬误与虚无。战争就像这个命题里巨大的虚空,吞噬、烧毁、遍地余烬;生活是那些去艰难维持意义的句子成分;而电影是「游戏」——或许电影与战争都在「人类的游戏」这一光谱上占有波长区域——电影是电影专业学生的作业,是爱电影者的家庭活动,是战区前线的邻居们共同观看的记忆,是开着坦克的士兵们也乐意参与的扮演与拍摄。成年男性在镜头里彻底缺席,在镜头外也如所述「在我们国家,只有母亲对孩子负责」;同时,如若是来自成年男性视角的镜头,不会有这样大雪冰封、春潮脉脉的观感,这部电影也将会缺席。
2022-03-06#UKRShoot.家庭电影,也是家园电影。战毁废墟露出的空口即是交战留下的取景框。末尾摄制完成后的观影会,电影是被播放的窗口,由此它进入到了日常,而非只停留在了编辑的时间线上。
最惊奇的一刻是坦克兵认认真真地帮着拍学生作业❤
拍的很巧妙聪明,结构上很像“南特的德米”。相较于forsama要好一万倍。但画面其实可以更好一些。
三人于金红棉国际纪录片展。很独特的观感,遥远的乌克兰被重新拉回我们的视野。一段段细节的拼接,主线是电影的拍摄过程,旁逸斜出的则是日常的生活:成年男性镜头下的普遍缺失,“在这个国家,只有女人为孩子负责”;妈妈清晨独自的哭泣;坦克兵孩子般的笑容;商议电影时的争吵;以奶奶的讲述作为结尾;放映时人们的凝重和泪水。片中抛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何在普遍和平的状态下拍摄战争带来的摧毁?以往的视角更多是宏观的铺开,直视毁灭与灰烬,而本片直视的是具体的家庭,具体的人,捕捉自然,记录平凡,一洗以往常见的道德性宣扬,却更有真实的力量。在本片中艺术作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随处的歌声和乐声),电影作为一种传递理解,表达情感与联结群体的手段,是如此鲜活真实地与生活共通了起来。人需要艺术去抽离,去希望。
有些日常生活的背景音却是炮声。
战争就是边地邪魔所发起。
7/10
拍别人拍片子,也不是多新鲜的方式,但代入了战争场景,就显得独特了起来。最后女儿的成片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这个视角的提供。这家人又是如何被选到?在窗外炮火轰鸣、街道坦克横行、邻舍断壁残垣,炸弹随时可能落于自己头顶的境况下,她们依旧热爱着生活、向往着艺术。而且不是以逃避的方式,在保持追求的同时,她们也直面战争给生活带来的剧变,记录自我心境的变化,苦笑着幻想如果没有战争的自己又会是如何模样。太强大。
想说点什么但有点不好意思开口。各方面都喜欢。9
地球是蓝色的就像个橙子,而生活是灰色的就像场烟火,苦中作乐,艺术来自真实记录的生活。
色调控制得很好,也很平静
想法非常好但完成得很一般(可是天天生活在战争区后来又成了难民,到底怎样可以完成得特别好呢)电影和生活一样交织在一起东躲西藏的日子里小孩对着猫咪演奏乐器
日常的家庭视觉纪录也是前方战争的一个缩影
3.5。这应该算一部剧情片,影片表现俄乌战争的切入角度比较特别,通过一个家庭拍一部关于这场战争的纪录片来讲述战争下这个家庭以及他们周边地区的生存境况。通过戏中戏的方式去侧面展现战争下平民的可怕遭遇,并且通过空镜头去拍摄炮火摧残后的镇里的断壁残垣。影片并没有太直接地呈现战争下的困苦,相反还有很多情节来呈现家庭成员间的爱,她们都尽量乐观地生活着,大女儿们也考上大学追逐自己的学业,但是他们在镜头前讲述对于战争的感受又是那么真实有力。片中母女俩去到了城市里进行面试,城市里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那么具有文明气息,回到处于战区的家里就显得落差巨大。还有值得一提的一点是,片中这个家庭里,父亲是缺席的。
地球像是个橘色炸弹,随时会被蓝色火焰点燃引线。电影架起虚构与非虚构的桥梁,让灰蒙蒙的生活有了光影。
聲音和畫面美學一流;非常好的現場直覺;拍攝和現實融合得非常好。剪輯優秀。
《地球是蓝色的就像个橙子》关于战争,是枪炮声,残垣断壁,是需要学习的避险知识,也是打板声,是一家人的苦中作乐,是女儿考上大学的喜悦,他们在镜头前都平静地叙述着,在动乱中坚守着爱。当坐在一起观影时真实和生活本身都平铺开来,然而这样的生活仍旧持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