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导演的切入点多好啊,可惜拍得平淡无奇,尤其回避了工作和亲情的对撞冲突,很多场戏刚有点意思就戛然而止。JohnTurturro演的烂演员真是太糟心了,就像看到一个车祸现场扑面而来...
走不出生活和走不出电影是一回事。
1.故事似曾相识,并无新意,女主的表演也就可圈可点的程度,并没有太优异;2.通过女主在导演新戏的过程中也传达出女主的内心;3.你绝对可以怀疑女主已经步入了更年期;4.在母亲日薄西山之际,回忆过往与母亲的点点滴滴,冲突、不理解、自我等负疚感的迸发。
母亲在人世最后一段,女导演事业瓶颈,婚姻破裂。和母亲最后的这段相处,让她看到自己的固执紧绷,以及母亲的温暖柔软。情感表达隐忍克制,深刻真诚。阿莫多瓦在《痛苦与荣耀》里表现的一名导演的困境直接导向来自于导演本身的身体、情感及家庭状况,而这部更多从事业本身及家人来反映导演本人存在的问题,殊途同归。人生不易,对自己,对别人都尽量再克制,再温柔些吧。
Barry之外的人物几乎没有任何魅力。如果没有那些跌跌撞撞、装腔作势的表演,整部电影就像那台装满器材的车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被水淹没的房子、满含泪水的凝望本应轻易将人击碎,但“Backtoreality!”才是我真正想呼喊的宣言。
绝症的母亲躺在病床,她问“妈妈,你在想什么?”母亲回答“明天”。她想到这里微笑含泪,然后一瞬间面色凝固。那一秒钟,她大概碰触到了生活最绝望的真相。
回到《儿子的房间》路线和风格,佳句不断。上海电影节第2部。
——“妈妈,你在想什么?”——“明天。”
影片唯一的笑点部分相比于《教皇诞生》时的幽默讽刺弱化了很多导演在片中的角色也显得略微鸡肋但对于我的母亲这一主题展现是成功的三代人母女孙的关系链戏中戏的交错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名导处理起来本就擅长的亲情题材,自然会有些过人之处,比如克制,配乐越来越中性,纵然生活有再多问题,亲人之间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总是那么轻轻一点云淡风轻,颇有几分小津的影子,但换成意大利语对白,总让给人觉得情感不够浓烈。嫁女和丧母有点像,讲的是一个谁都可能会经历的过程。★★★☆
当德落寞看莫莱蒂时,他到底在看什么?
在电影里,莫莱蒂后撤了半步,以一个沉默儿子的形象注目着这对母女,也隐忍着这份伤痛。就像电影里女导演不停向演员强调“要站在角色边上来演绎角色”,莫莱蒂正是借着这后退小半步,让自己的情感,这么切近,又好像如此辽远。这是一个艺术家真挚,一个中年男人的克制。
一部至尊杰作,“请站在角色旁边”,多么简洁有力的电影真理,莫莱蒂有时便站在自己的化身旁边,而这个化身又是站在整个时空中央的综合体,而带着一张无与伦比的电影脸的玛格丽塔则站在每个人的旁边,同时又代表着一切,即便她并不能完全了解他们。毫不夸张的说,是一位电影人都需要这样的一部电影。
勉强4星。南尼·莫莱蒂的电影我总觉得情感上很假,我一点都不感动。乍一看音乐和镜头都是贵族文艺范儿,仔细一听那些台词好像都是扯淡。片名叫《我的母亲》,结果风头全被演配角的约翰·特图罗抢了。妹子不错。
失去亲人的混乱与失落,并非写给母亲的挽歌,只是寄情之作。
恕我不懂莫莱蒂这一次配乐以外的巨大悲鸣。
糟烂戏中戏荒诞离奇与母亲临终关怀沉稳厚重的感情相互穿插,节奏很慢但切换时却利落如刀。叙事的不规整让片子有更多可供解读空间,母亲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过程变得愈发艰涩。开头游行示威转瞬变戏攫取眼球,地面蔓延的水擦也擦不干更是让人泄气。朴素如练的纪实影像风格真是戛纳系心头好,无奈略显无奇。
4.5;被低估的佳作。几乎全程代入,十分共情——上老下小的家庭环境+乱作一团的工作烂摊子/职业“使命”+情感空巢的失落+人际关系处理的尴尬窘迫,真实的、毫无修饰的生活,每一次焦灼爆发的怒火或泪水,每一次压力边缘的努力假笑,每一次走神放空的闪回记忆,完美诠释何谓“现实主义”,无谓情节或角色,这就是我们的经历,ICU场景过于逼真,插管不能发声写下歪扭字迹简直梦回五年前,处理得如此淡然、简洁又深情,泪目。拉丁语是代际间的情感联结,也为书架上无处安置的书指明了路——母亲曾鲜活存在的证据,一定会被承袭下去,正如他们之间流淌的爱,正如永远会到来的明天。时间线跳跃相当漂亮,在记忆或梦境里,我们不曾分离。
双线叙事,之前以为海报上那就是母亲呢...还有第一次知道开车的戏竟然是这样拍的...
怎么会呢?一部电影有点精彩,又有点无聊...哪一部?电视上在放的这一部。这句台词倒是挺适合拿来做评价...“导演就是个逍遥法外的混蛋”,但也是普通人,是逃不过生活十面埋伏的“正常的疯子”。虚实剪辑结合挺有意思,电影院外长队太棒。生活和工作场景的交叉衔接生硬。能感受理解,但很难投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