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桦台词功夫太差,片子倒是蛮好了,节奏详略都不错
雖是國語片,中間劍明跟玉華突然聊起廣東話。結局太悲劇了。
2021.10.27编导王引。开头和某夫人很像,音乐铺满,大家庭举办宴会。如果说上一部影片是权贵阶层的身份面具,那么这部也是戳穿封建旧式门第观念,未解决的矛盾在战后的影片里试图提供解决途径。此片上层家庭对交际女性的身份贬斥,造成相爱之人的悲剧。结尾男性身亡,女性再次爆发,直指弊端,雨夜出走,很说明问题。
剧情上过于简单,毫无起伏。充斥着概念和符号化的设定,完全是对“有钱人”社会的意淫。这种豪门故事,被TVB,大陆苦情戏演绎了无数回,看得索然无味。槽点也有很多,音乐过满(西方交响配乐,毫无声画关系),竟然用“书信”传递剧情,剧情都爱通过台词说出来,台词念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唯有两处尚可布光(人物轮廓和肖像)较战前进步了许多,结尾处快速蒙太奇切换表情尚有一丝特点。
战后流亡到香港的影人还是习惯讲述上海故事,想必是给上海的观众和香港的上海移民观众观看。况且香港多年没有拍片基础,电影创作者也习惯将上海经验直接搬来。最终玉华的自白是全片的爆发点。但是两个人都太意气用事,因为工作有母亲说情的关系就不做了,玉华给丈夫治病,钱少就不借了。太过清高终究是过不好的。女主有模仿陈云裳的味道。
表演方式太糟糕了,影片节奏也奇怪得很。
2014.3.25,观摩课。
1946年上海舉辦了“上海小姐”的選舉活動,謝家驊意外的落選成為季軍。次年,她去了香港演出了她的處女作,就是這部。電影劇情還不錯,歌好聽。富家子弟戀上一位名媛,男方父母認為女的出身不好,不同意要拆散他們,要劍明娶一位富家女。最後結局是悲劇,男主因為意外墜樓,梁玉華也在控訴后跳崖。
【资料馆小西天】2018.09.12当年创作者对女性角色的尊重真是让当下许多导演汗颜,最后一幕颇有娜拉出走的味道。
茶花女里要是死的是阿尔芒也就没劲了hhh
观摩课3“谁为我伸冤谁为我伸冤呐~”音乐堆砌太多台词太烂关键声音还特大...女主带浓妆睡觉也是有点可爱
站起来的女性,是40年代电影的母题。
美女是美的,可台词和演技就…很硬来了…
太——拖——沓——啦——音乐——很好——女主的——鼻影——太——重——啦——
女主的普通话就像女版吕玉堃,之前看秋海棠听他讲台词听得很辛苦)剧情垮演员垮,唯一安慰我的是小李的惊艳亮相,上次看浩瀚一生的时候由于画面太黑我没想过那就是李翰祥,我想过很多种他的出场方式,穿着打扮,但没想过是正装!
请问女主这是什么弱逼台词难听口音塑料演技???2020.09.11
有点可爱
直观的观影印象:不论是服化道、还是布光、颇具40年代好莱坞情节剧气质。台词的重复真是一种莫大的折磨~
看过留痕
俗套的传统观念,可能只有大中华才拍得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