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长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http://v.pptv.com/show/QaF181vBMWicSULg.html
长春电影制片厂1973年摄制的彩色故事片……是十年后期拍摄的第一篇故事片之一。……当时创作上从概念出发、主题先行、“三突出”原则、正面人物“高大全”、表演公式化的倾向已经相当严重,但以导演林农为代表的创作人员们顶着当时的政治压力,仍心怀坦荡,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尽最大力量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然而,应该看到的是影片的创作包括演员们的表演创作还是有很大局限,没有更多的施展空间。//陈浥等.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M]p259-262
这是文革中较为出色的电影,很写实的反映了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究竟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
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村和农民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面貌。
还有地主啊
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看,有趣,有趣~~
很难看,但是作为文革时期的电影可以理解。
“你和贫下中农不是一个心眼儿,大伙儿信不过你”,可是人家有文化有技术有资本,掌握话语权啊,如果现实中的贫下中农能像电影里的主角们那么头脑清醒,能说会道,有勇有谋,轻轻松松就把阶级敌人的阴谋给粉碎了,那后来也不用起急冒火地搞那么多运动了,当然,那样也就不是真正的贫下中农了……
补
挺不错啊。
发生在冀东平原上的故事。
小孩子失踪了,这一定是阶级敌人搞得鬼,我们先去打场收粮食,不能让阶级敌人的阴谋得逞(小孩失踪和阶级敌人有必然联系吗?而且如果是阶级敌人劫走了小孩,不是更应该马上寻找孩子吗,如果不是大娘正巧路过,小石头就被阶级敌人摔死了。所以电影的主题是孩子的命不如收割粮食重要)
当历史资料看
太死板教条,一点生活气息都没有,刻意制造并升级矛盾,叙事层面已经失真了,怎么争取观众?比花好月圆差太多。
6/10,那时农村经济制苟延残喘垂死挣扎的作品。
操翻资料馆!!
贫下中农是阶级兄弟,富裕中农是阶级敌人。宣扬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的宣传电影,原著获得茅盾文学奖。
生于73年,如此这般的国家和年代,集体丧失人性。现在看回去仿佛自己生于外星球。上面是12年的感受。现在是21年。觉得地球又要变成外星球了。
个人不大喜欢的类型,但毕竟是中国电影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