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家,我爸调到cctv9才知道有这节目,漏了第一集,我从第二集陈保亚和戴庆厦出场有点震惊,还能请到大佬出场。看到陈保亚讲新丝绸之路,还以为是宣传口的,后面看谈了方言和民族语,发现拍得倒不虚。还有一集提了《现汉》和《新华字典》,口语和书面语、古语与流行语都顾及到了,作为科普向的纪录片做的倒是挺不错的。
想法可以,可以更好
虚假演戏恶心统一化叙述
第一集潘悟云老师提到的很明显是上古音支脂之三分的问题,潘老师有点口音,“肪”字韵尾不明显(但仔细听能听出来),后期误把“脂肪的脂”打成“知否的知”。此外方言调查那一段儿字幕组误把舌尖元音[ɿ]打成了阿拉伯数字“1”……主要是一些技术性小问题。其他都非常不错,尤其是价值导向正确,介绍中国话除了普通话之外,还有广阔的方言和民族语。语言学难得有这么一部科普纪录片!资词!
看了第一集,介于科学和民科之间。拟音是各门派的游戏,怎么能堂而皇之地拿来当成一个结论式的东西呢。十分钟不到就出场了郑张尚芳和潘悟云挺让人惊喜的,但其实普通观众看了还是一头雾水,至少先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五支六脂七之嘛,直接就说郑张研究这三个zhī很莫名其妙。有一些小错误,无伤大雅,比较烦的是内容安排全无逻辑,一会儿湘南土话,一会儿九声六调,太乱。对我来说最惊喜的地方就是各地语言方言收集很丰富,听得过瘾。
载体是人,承载的是历史文化
国内终于出了一部专门探究语言学的纪录片,看得出来这片子的首要价值和《水脉》一样,都是为了记录留档。除了第一集总论剪辑有点乱以外,其他都还行吧。以当事人口述+寻访现场的形式,浅析了部分普通话&各色方言的音韵学词源学演化历程,看得到编导花的心思,顺便给商务印书馆和科大讯飞打了软广。缺点呢?就是太正了。
最感动的地方莫过于不同地域用不同的方言,去表达一个字、一个东西、一种情绪、一种思想。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乃世间大美。
以前对自己可以在济宁话与普通话之间自由转换特别自豪,现在特别希望自己不要那么依赖普通话
我们都在寻“根”,都开始找到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和文化依托。这大概不是出于一种廉价的恋旧情绪和地方观念,不是对方言歇后语之类浅薄地爱好;而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识,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一种追求和把握人世无限感和永恒感的对象化表现。
超级好看,力荐,很少见的关于语言的纪录片,非常新鲜
好看的,对语言学专业人士/爱好者/单纯对方言感兴趣的人都很友好的一部片
没想到春节档的CCTV能做出这么有包容性的节目,尤其是我怎么想不到能在这里看到萌娘百科的老板。但也有一些CTMD味道的自嗨和煽情。也有一些满足审查需求的元素,比如“粤语”一定要在字幕里写成“粤方言”;热干面乐队演出当天黄鹤楼没有游客,原因真的是下雨吗?还有一些不足就是夸空间的内容很多,但夸时间的内容有点少,古汉语只占了不到一集的戏份吧。最后是倡导大家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即便是真心的,但会不会像计划生育一样,推广普通话推了那么多年,现在才想起来回头已经晚了呢?
无意间看到,能感受到素材量很大,脉络清晰,解说词中规中矩。
有意思
用重庆话来说,这片的内容有点儿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但是仍不失津津有味。一边看一边想:说话,是一种随时在口中诞生,又随时在空中消逝的简单活动。但唇齿开启间,就发生着故事,承载着悲欢,还凝结着文化,挺神奇的。
汉语语言学题材的纪录片,资料翔实,素材丰富,推荐!每集50分钟,有点长,才看了3集。1、客家话的“我”(亻厓ŋai)竟然跟景颇族的“我”一样,而整个汉藏语系的“我”发言都相近,验证同源。2、片中的温州人钟某某能同时讲当地三种方言,一个人担当三方村民调解员,把我惊呆了,堪称“温州通译”。3、茶马古道沿线,不论民族,即使最偏僻村寨的人,都能听懂甚至讲一点西南官话,这都是基于茶马古道上交易的需要。4、汉语古音听起来奇怪,因为遥远的古代汉语并非一个字一个音,所以听起来更像欧洲语言。以上——2023.10.145、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又被丰富了
特别棒
也上传了这个词条,看来慢了一步🙃春节电视上看完。聚焦点偏倚东南,有些描述也很刻板印象,不利于真正的方言推广。物以稀为贵,希望更多人有多语的成长环境。
全世界都说中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