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反面角色崔志国的原型,1937年8月参加八路军,后来上抗大,成为指导员。和侵华日军阿部规秀作战时,崔指导员亲自吹冲锋号,带领部队冲杀。崔指导员经历枪林弹雨、转战南北,解放初期才有机会回到家乡。当时,崔是团长,土改工作队在分他们家的田地;双方争执激烈,都拔出了枪;崔带的正规军,打仗有经验,缴了村干部的枪,还绑了人。后经县里干部的调解才缓和。地方干部随即告到军队,崔算是犯了大错误,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尽管他是老革命、在抗大和江青是同学、在抗战中屡立战功,也不成。
拍的何等的好啊
這種片斷式說教即便是王蘋也難免讓人心生厭煩吶。
1.胡朋的名字在片头演职员表出现了两次。2.刘根柱准备向郭大娘报丧时,欲言又止,郭大娘问“他受伤啦?”,刘根柱回答:“不是。”悲乐骤起,郭大娘立马明白她儿子发生了什么,观众也明白了。这时候摄影机朝郭大娘缓缓推上去,关切地抓住她得知噩耗的反应。镜头切到屋外,黑泥倚柱而泣,金梅在一旁安慰她,郭大娘与刘根柱成了后景的剪影。又切屋内,刘根住将郭大娘儿子那没有写完的信给念出来,摄影机开始自转,落点为墙上的照片,即郭大娘与她儿子的合影。3.地主崔老昆在昏暗的屋内气绝身亡,镜头一切,是个“囍"字,一片暖气洋洋,原来是刘根柱与金梅的婚礼。4.王苹用了不少极具表现力的镜头来塑造崔老昆与他儿子崔治国这两个角色。5.首镜与尾镜在运镜上是互逆的,有点回环的感觉,当然要真正拍出回环是很难滴~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六十年代。农村孕育着勃勃生机的背后是暗流汹涌。
你大娘永远是你大娘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现实写照!
现在应该反着看吧。“解放战争时期,槐树庄的郭大娘(胡朋饰)带领贫农团的积极分子,展开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同地主崔老昆的儿子崔治国(孙起鹏饰)进行了坚决斗争。解放后,开展合作化运动,各种困难接踵而来,贫农户虽分了土地却无力耕种,老党员刘老成(孔芮饰)满足单干,不愿走合作化道路,中农李满仓(高加林饰)只顾个人发家致富,两条路线斗争日渐激烈。郭大娘顶着儿子在朝鲜牺牲的悲痛,用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周围的群众。五七年整风开始后,不少坏人在村里煽阴风、点鬼火,唯恐天下不乱。郭大娘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顶住了各方压力,在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成立了人民公社”。
影片细致地演出了农村的经济政策和面对的一些困难,这些经济政策不断触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暴露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是行进中的困难。王苹导演十分注意刻画每一个人物,每个角色背后代表的是一类人,所以,十分难得。
推荐看看。
编辑胡可是胡朋的丈夫,里面有西游记的高太公,车迟国国王。林海雪原的小炉匠演老农。地主那个阴狠的眼神吓死人。
很一般
情节丰富表演自然表意手法高明不断革命
挺好看,生动丰满的社会编年史:土改-初级社-高级社-人民民主-人民公社,其中各种波折干扰、克服困难。郭大娘的形象朴素贴切,熠熠生辉。如今银幕上再难见到了,“大妈”被妖魔化。
反映从土改到合作社的过程,各个阶级都设计了代表人物,历史内容极丰富,但主线故事不够突出,稍显散乱。台词中的政治话语较为生硬,演员表演上也有呆板的地方,比如田书记电话里读社论,起初拿一支笔,镜头切换,手里换一张报纸,不自然。郭荣秀作为一名女性合作社的社长,有新鲜感。高级社阶段,上报亩产,村民想少报,郭坚持如实上报,这个矛盾很快由田书记定性为阶级斗争的问题,是一撮坏人在捣乱。
越看越觉得高级黑
现在还有合作社吗?
五星和一星的分裂程度足以说明改革开放对社会的巨大冲击,几代人的观念已经严重断裂,郭大娘这样的样板在现实社会里真的存在吗,恐怕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知道了
比起五十年代的农村题材电影,六十年代的农村电影里出现了愈发剑拔弩张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抗,预示着史无前例的时代的到来。新制度对新人的召唤,对新文化和新价值观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没有新人,缺少新文化,则新制度随时面临扭曲和解体的危机。因而对文化层面的阶级斗争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终于在这种急迫和焦虑积累到极限之时如破堤之水汹涌而来,therestishistory.
看完热泪盈眶,看当时人的精气神,想回到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