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群男的聊他们的东西没有特别吸引的点...
可以与Metropolitan凑个上下半场。碰头谈妞只知道黄段子,怪女生和自己没有话题,女生还嫌跟你没有话题呢,有几位小爷男性沙文主义得有点严重啦(考虑到五十年代末社会标准不一样)好在也有人认识到了缪误。抱怨老婆不懂唱片分类摆放这个我懂哈哈哈这个其实不该作为男女之别。
在一个阴郁的早晨,懒散的火车车厢,拥有大把时间,看完这部似乎什么都没讲的片,却居然爱的不得了。Americanyuppieandnativejazz,喧闹的费尔斯岬餐馆拥挤温馨围着一圈挚友的卡座,Mickey的眉眼和唇角,年轻的KevinBacon眼神和皮肤都熠熠生辉
五个人都各有特色,一个圈子在外人看来都有病,但圈中人却自得其乐。其实叙事不散,一直围绕埃迪马上要来的婚礼展开。约翰特拉沃尔塔只在头尾出现是点题人。
简直把俺给帅哭了声音怎么还可以这么销魂。。
剧作轻巧踏实又不失格调,演员魅力十足。说实话MickeyRourke一人就值500星。
一群直男的直男癌,歧视女性让我看得很不舒服。普通男性就是这么令人反感
讲述五十年代末巴尔的摩六名位于生活转折处的年轻小伙在圣诞期间最后的重聚时光,以半即兴表演创作的大量对白的餐馆场景作为诸多情节线索、尤其是女性形象的固定点。作品有别于传统成长题材影片,放弃完整的叙事总结和角色发展,是一部侧重展现角色对不同环境所作的反应和经历的自我意识的片段式喜剧。
莱文森的处女作,故事发生于1959年,因此一定有些导演的自传色彩。不知是否文化差异,观感上还是80年代的故事,不过大概也是没有手机与互联网的时代才有这样的青春与友情。群像塑造也有人物框架上的主次之分,从行动驱动力而言,伯吉更像第一主人公,但因为副线犹豫是否结婚的埃迪、想娶柏拉图女友的比利在第二阶梯,第三阶梯则是原生家庭关系有问题的芬威克和婚姻陷入尴尬期的施里夫。影片中有很多荒诞无聊的情境与对话,桥段也有趣,但前半小时的观感不好。一是剧作中的建置有问题,第6个朋友并无副线但占了太多戏份,比利出的也太晚;二是Seq1的镜头给的有些问题,伯吉被忽略了,几个男生简章让人脸盲。框架上最喜欢用diner做统一性(B故事),单场戏最喜欢橄榄球答卷和脱衣舞店两场,伯吉骗贝丝上床的戏剧性反讽做的也很有趣。
夫妻因唱片排放而吵架那场戏,已经成为黑胶唱片迷心目中的名场景了。巴瑞莱文森第一部编导作品,这么一个没有主线的群戏,但人物个个鲜明,转场虽然凌乱,但对话一直在推动叙事发展(而且处处是梗),可见剧本还是很棒的,总之完全看不出是处女作。几个演员那时候还都年轻啊,特别是凯文贝肯嫩得来……
每条线的人物转折都好苍白。故事也没什么特别有新意的地方。跟美国风情画有点像,但不如美国风情画
随便看看。
一直在纠结这五个小鲜肉谁当我男友合适
小伙伴们的唠嗑秀,通过餐馆这个显性的舞台表现生存状态。风格会想起惠特·斯蒂尔曼的电影,但更生活化更随意,人物不同个性、意趣,形象是夸张的,具体处理却是保守的,少了突破反而有些不真实。
美国风情画话痨版,真对我胃口,一部影响了宋飞、低俗小说等等等等的aboutnothing电影
几个很moving/powerful的桥段:对黑胶收藏的认真程度使其与妻子吵架只为分类不好(作为大学电台的唱片archivist我一定没问题)、教堂里的对话、弹钢琴那里也太惊艳了……soundtrack也还行。
青春这场戏,怎可能说散就散。八十年代,当男孩子们谈论性时,还能带着向往和幻想。虽然是很男性角度的青春片,但是还挺好看的,这种相伴的日子真好
六个好朋友为了艾迪的婚礼相聚巴尔的摩,情商高有女人缘却债台高筑的勃吉,女友通过橄榄球测验就答应结婚的艾迪,热爱唱片到发狂的施里夫,和女友拍拖很长但没有结婚的比利,沉着冷静的莫代尔,还有调皮捣蛋但很讲义气的芬威克。因为米基洛克还有凯文贝肯给这部电影加两星,米基洛克太迷人了
男人之间的友谊以及生活里的种种苦涩,台词对话很有趣也具有一定的智慧,MickeyRourke英俊潇洒得可以。四星。
五个年轻人,一段没有什么戏剧性的友谊,虽然没有刻意引导,但还是不免让人联想,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着走着就散了。餐馆演奏的那段非常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