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觉醒的非洲(1965)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何钟辛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郝玉生:忆周总理审看三部纪录片 周总理审看《觉醒的非洲》 这部影片是准备献给将于1965年夏天召开的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影片的内容主要是反映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非洲大陆,正在战斗,正在觉醒,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 影片的摄制工作于1964年9月开始。我与何钟辛合作编辑,李振羽、王瑜本、赵化、徐志强赴非洲大陆拍片,何方作曲,黎平、郑光泽美工,应萱剪接,杨惠制片,李连生解说,刘鉴录音,李玉杰音响,邱寿荣影片资料。钱厂长、顾凌远和我,趁到法国参加电影节之机,搜集了一些有关非洲的影片资料。历时半年,于1965年3月完成了双片。 周总理来厂审看这部影片的时间,是在3月底或4月初。这次参加审片的人不多,只有新闻司和非洲司的几位负责同志和厂的领导。另外还有北影的几位同志,他们请总理审看一部故事片。(已记不清片名)北影的同志向总理说,各有关方面对这部影片的看法分歧很大......

-
- 主演:
- 类型:
- 纪录,传记
- 地区:
- 美国
- 评分:
- 无
- 简介:
- 暂无...
- 评论:
- 案子以及干系人行为逻辑一堆漏洞,槽多无口。我就想问,没有人在意被杀死的孩子和妈妈吗?如果说船长死有余辜,凶手杀人全家是事实,因为被虐待和精神不稳定就是他可以免死减刑的理由?男二发现可以判误杀时掩饰不住的兴奋恶心到我了。男二说为什么多数人认为法律不公平,但同样多数人又会不赞成废死,是在偷换概念,两者并不冲突,大多数人哪怕觉得社会分配不公,质疑权力顶层操控法律,依然觉得死刑以及其他量刑,是对受害者家属的告慰,和对公序良俗的维护。废死是100%不杀,而权力操控下的不公却不是100%,两者不可等同替代。这剧想要写外劳、原住民为代表的蝼蚁们生死去留不由己,掌权者操控法律和引导舆论,但主线故事选择上其身不正,角色刻板转折生硬,说服力不够。话说湾湾还要写几次废死做zz筹码的剧情啊
- 台剧现在真的很敢拍,原住民,外籍劳工,废除死刑,一个个社会议题杂糅进一个案件,而且凶手杀人已经是既定事实,背后的动机剥开了劳工面临的不公待遇,以及一系列利益的纠葛,但最令人恐怖的还是司法部利用人命作为废死的棋子。李铭顺演技愈发成熟,把老鸟演绎得活灵活现,演印尼女孩的女主也不错,像是年轻时候的友坂理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