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修复它,而我们只是要保存它。”对于箱子态度的这一细节可以概括出影片的主题,即反映不同经历者、不同代际对于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影片的态度很像伊姆雷·凯尔泰兹在他的无命运的人中所传达的,没有真正经历过,就无法在内心加以认同。
看男主角被奥斯维辛的人开历史玩笑的时候看到那个德国女人假装沉重但实际上想逃离那种负罪感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nazi造成的伤痛永远都会是德国人或者jews或者波兰人心里的一道疤
一直都有冲突,但是一直都很克制不爆发。结尾反而收到一种空洞洞的哀伤上去了。人于世界,于历史,都只是来而复去的参观者。
这片子我想给它六颗星片中面对集中营幸存者时德国主管的虚伪、德国青年表现出的漠然更多是猎奇的态度导演通过老人之口说出“他们的感受远不如看辛德勒的名单的感受深刻”是不是对历史的诘问和自省的态度快要变成一种消费品?
用平静的画面来静静反思一段历史。对于这些战后的人,他们都是过客而已,我们都是。我想就像最后斯文决定给那些德国游客带路,他显然更希望所有的人都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不是风景不是博物馆不是纪念碑,是老人手臂上的刺青,是同样作为人的内心的痛。
Doyoureallyknownit,ordoyoureallywantto?
多年前的伤疤。从容叙事。OST不错~
有点儿历史背景的故事总是更贴切些,好过那些总是云里雾里没完没了的儿女情长。
小身材大容量.奥斯维辛作为观光胜地、教育标签;集中营幸存者作为展示活标本、道德工具.“是保存不是修复”对遗物如是对幸存者亦如是,所有的只是形式上的关心,他说还不如看辛德勒名单,电影印象更深,纪念碑让你心安理得走马观花,历史面前终过客
“老树忌迁”。德国以其经济优势,对波兰还是继续侵略?集中营幸存老人说如今他的工作不如一部《辛德勒的名单》给年轻人的印象深刻。结尾有点莫名其妙。
3.5.。选材很好,可惜不够力度
realism什么的最对胃口了...
对德国过去犹太集中营罪行的反思但是不经意轻流水挺扎人的
其实每个人都是过客,只是怀着不同的心走过这段旅程而已
挣不开的死结,永远没有答案
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样有勇气去面对历史。真的大概除了男主都没人敢直视老头呢不停的叨逼啊叨逼啊根本没人敢听,最后:还是给他们看辛德勒的名单好了
好象只是一片断角
给那么平静缓和的结尾深深加一分。一方面是一个还没读大学的学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克服着和交流生一样的种种障碍困难,本身已经很难。一方面还要面对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面对嘲笑他的波兰人,面对这样的倔老头儿。他不得不说,dasistmirzukompliziert.非常真实非常质朴的电影。
没有大牌的明星,却有帅哥。一件一件的T恤和牛仔裤轮换,各种令人流口水的帅。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一味的沉浸在历史里,只会让我们裹足不前。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奥斯维辛,面对它,接受它,改变它。镜头下的胶片调调很漂亮。老人的演技入木三分啊,执著又可爱的老人,可是有几人懂他的执著和创伤呢
文明的发展程度要用如何对待不光彩的过去作为一部分的衡量标准。片子的角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