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老哥哥年轻的时候真帅,尤其是米机洛克!
感觉科波拉主动修正了自己“电影只看重剧本和演员”的观点。摄影斯蒂芬布鲁姆曾在访谈中回忆,本片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至深,他们当时在墙上货屋里画满了影子,科波拉甚至给演员们特别播放茂瑙的最后一笑,“他希望年轻的孩子们从中能学到更多肢体态度,埃米尔雅宁斯那遭受生活无情打击后的绝望身姿。”
初恋用来粉碎,青春用来浪费;浓重夜与雾,荷尔蒙书写的残酷物语,再见那一天。
这片子把我惊到了,居然是这么散文式的,科普拉的乳臭少年们总是带着一种凄美的毁灭式浪漫主义(全都写在Dillon的侧脸上),和休斯叔叔的loser/popgirl的高中生心事完全是两回事情。Dillon带给卡普拉两部乳臭电影的就好像Vitti带给安东情感三部曲的,
“他看起来好老啊,我都忘了他才21岁。”“是啊,21岁已经很老了。”“不,他看起很老,像是25岁的人。”
三星半。画面简洁有力,配乐也非常赞,只不过不是无因的反叛,而是无因的颓废和盲目。影片对于青春和社会都提出了诸多问题,却也没有作答,就像是敲了响亮的一锤,却没有回响。没人是传奇或英雄,死亡的解答有些讨巧了。
1.科波拉式的残酷青春,离弃的母亲与酗酒的父亲,“疯”哥哥与“傻”弟弟,叛逆、迷惘与虚无裹挟了一切,一如哥哥对过往帮派生活的厌倦与对前路了无方向的明示,仿佛被放逐的王子、演错角色的演员。2.质感迷人的黑白影像,契合于哥哥的色盲与弟弟的盲目崇拜,唯二有色彩的是那几尾哥哥痴迷的斗鱼和弟弟在警车窗中照见自己的一瞬。3.超现实场景颇有费里尼与伯格曼之味:无指针的钟表盘,躺在高处的诱惑女友,灵魂出体后的空中飘荡。4.漫过街道的白色雾气与多次复现的延时摄影画面(飘移的云朵,日光洒落阴影游转,叠化与镜映)都让全片弥散着一种迷离与恍惚感。5.大量倾斜构图、低位仰拍广角镜头,杂以手持拍摄,配上多变机位与快节奏剪辑,青春的惶惑不安、躁动难耐呼之欲出。6.如梦似幻的混音。7.米基洛克本色出演,忧郁,颓丧,帅气。(8.5/10)
Ifyou'regoingtoleadpeople,youhavetohavesomewheretogo.
成本虽小可是拍得相当考究。镜头充满诗意,黑白的影像和彩色的鱼,物体变形的特写和不安的长镜头,迷幻的配乐和虚无的对白,八十年代传统价值的回归和逍遥骑士公路精神的碰撞,躁动不安的情绪,无处安放的青春。米基洛克昔日的美型和今日的长残让人再也不相信爱情,尼古拉斯凯奇这瓶酱油打得太值了
不觉得比无因反叛多太多。父子兄弟间台词嗲。摄影狂拗造型,隐喻浅白,始终流动的云与雾。小演员演技稚嫩。传说中的哥,17岁了还像6岁宝宝黏小哥哥一样黏着哥不放的小弟,鉴于我的萌点通常是黏着弟不放的哥,这里并不是,所以没想象中萌。带信黑哥是LaurenceFishburne?!
靠。黄金年代。米基洛克是天人。
声音比影像快半秒看得我异常痛苦美国x档案是致敬此片么。。剧情走向太像找个好版本再重刷吧
每个导演都会有一部的残酷青春物语//马特狄龙的演员选择加上残酷青春的故事非常无因但最终走向的并不是反叛似乎这个年代的人们已经不愿意再做无谓的反叛而是开始心态积极的逃避四百击之后愉快且茫然地向往大海//直面惨淡的人生
拍摄的意识和手法完全不像老式黑白片,这点在看电影的时候感觉有点怪。但是风格很强,有种特殊的吸引力,总有好的角度。mickeyrourke很有魅力。
那个黑人说得对,弟弟永远不会变得像他哥哥那样伟大,因为他还不是个疯子。但与之相对,弟弟也绝不愿意变回孩子。那他究竟要成为什么呢?哥哥用死为他指出了道路。这是对兄弟最好的诠释,但同时也是一记软绵无力的拳头。
Thisisourdecision,tolivefastanddieyoung.
"Buttheybelongintheriver.Idon'tthinktheywouldfightiftheywereintheriver.Iftheyhadroomtolive."
Timeisafunnything.Timeisaverypeculiaritem.Youseewhenyou'reyoung,you'reakid,yougottime,yougotnothingbuttime.Throwawayacoupleofyears,acoupleofyearsthere...itdoesn'tmatter...
米基·洛克的阴柔和忧郁真是帅得一塌糊涂...
我是青春的原色,我是生活的色盲,永远在外流浪,回家的那天就是我的死亡。Coppola将MattDillon最美好的轮廓和青春都留在了这黑白影像中,车库打斗那段光影动静融合到完美的极点!MickeyRourke不肯回头的浪子形象帅到尽头,多年后看HunterXHunter,看到金蹲坐在摩托车边的照片,恍若隔世的浪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