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希胖不多见的推理戏。1930年这部电影可能有很多新奇的地方,比如无法做后期配音的当时如何完成男主一边剃须一边听歌剧的有声场面。但这在今天已经如混血动机一样毫无新意不合时宜了。凶手的性倾向非常暧昧,是一个有意思的点。
6分。希胖早期有声片。故事还行,开头有意思,审判团和对剧本那段不错。不过画质有点差,声音就更差了,听都听不清,大打折扣啊。
考慮到影片的年代,其實應該給很高的評價,但是很多當時十分創新的技巧幾十年後都完全別被普及到眾人皆知的程度,而故事本身也不在吸引,所以沒什麼觀影快感。
3.5庭审戏很容易想起《十二怒汉》,末了的马戏则是《大路》,拉大幕结尾加0.5
希胖,over。希胖每部电影中总有几个镜头是可以拿过来做教材的,如:开始的窗外移动镜头;冲咖啡的长镜头;陪审团段落启发《十二怒汉》——某些情节,我们看的时候会想:哦,这我在影片XX中见过,然后再看一下创作年代。over。PS:才胖了一点点就有双下巴,想想希胖好像也有,心理顿时平衡多了。。。
30年代初希区柯克版的#十二怒汉#,陪审团举证说明或许吕美特从中得到了灵感也说不定,有罪或无罪,人性的碰撞,民主与怀疑,这是整部电影的精华。而与#十二怒汉#不同的是本作主人公的合理怀疑不局限于那张桌子,通过蛛丝马迹使自己逼近真相。最后的马戏团表演和结局也颇为惊艳。
2022.12.16
精彩戏中戏:舞台拉起序幕时切换到牢房里拉开的小窗,凶杀的真相是通过戏中戏完成的,结局也通过戏中戏宣告黛安娜的沉冤得雪。阴影的用法印象深刻:牢房里,黛安娜始终被窗户的阴影笼罩。墙壁上缓缓升起的绞刑架影子(此处逐渐加速的蒙太奇也很绝。)
早期的有声电影,有些场景是那么的一板一眼。
凶案之后,警察在剧团询问那一段非常好玩(不断被打断,和舞台上正演的戏融合);陪审团商议那一场也很好(不知道十二怒汉有没有受影响、每个人都做出了特点);声音处理很有设计(男主听着广播中音乐的内心独白);细节也有趣(孩子们爬到男主床上打闹)。最后破案的梗放在现在也精彩(排一场谋杀戏并让嫌疑人饰演凶手),但没好好围绕这个展开,反而是走了大段沉闷无趣的调查戏。“混血”的动机现在就没法看了。
看到12怒汉的雏形
虽然是早期作品但还是很有他风格的
虽然大部分挺无聊的,但后20分钟很棒,凶手以合写剧本的方式透露了自己是凶手,最后拉大幕的形式也是后期有很多片都玩的小花样,而这都是1930年就有的....
有点点《十二怒汉》的感觉。
1930年胖子的作品,男主赫伯特•马歇尔(HerbertMarshall)饰演的约翰,挑起了整个戏,自然流畅。特别喜欢他在床上端着咖啡杯,被一群熊孩子包围的样子。戏剧和真实,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
希胖查漏补缺。推理还是很漂亮的,但是结尾太教化了。有些漂亮的用镜,喜欢一开始舞台审问一场戏(虽然也挺刻意的)。
Murder!
2008-5-14熄灯7/6.4(1318)作为早期的有声片,有很多实验性、创造性的东西。很难说《十二怒汉》没受此启发
希胖雏形,对画面不能太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