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院派到拒绝复制光再到一路逐光开创野兽派;从室内到室外,从法国南部到地中海、摩洛哥再到大溪地,可以说马蒂斯的创作灵感和分水岭都来自一次又一次跨地域的旅行,是这些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碰撞开拓了其眼界,这些所见所闻存进了他的素材记忆库中任其在日后的创作中调度。“曾经旅行的人他的遐想比从未旅行的人更加丰富”。
很详细的介绍了马蒂斯旅行给他带来的灵感。从最初的布列塔尼的贝勒岛,法国南部的岛屿,摩洛哥的两次旅行,晚年在波利尼西亚(大溪地)的独自旅行,所看见的景色,光,都变成了他的创作。纵观他的一生,从最初临摹卢浮宫古典大师的作品,那些灰蒙蒙的大地色,到后来受印象派影响越来越鲜亮的颜色,又转变成色彩的平铺,简单的纯色像音乐一样跳跃,晚年的剪纸艺术,简化的行,提炼的色,越来越接近现代艺术。可以看到现代艺术,从卢浮宫的大地色和精笔细描中逃离到户外,像个孩子一样,遇见这个精彩的世界,就用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来记录下来。从马蒂斯视角看来,简化的形,仍然是现实世界的再现,只是脑海中的天空和白云,海底的生物,热烈的植物,都用了最纯粹的形状再现出来。/里面有趣的一个事件,马蒂斯到过纽约,买过相机,拍过纽约的高楼大厦
纪录片一般吧但是马蒂斯是很牛的
“J’aicomprisquetoutlelabeuracharnédemavieétaitpourlagrandefamillehumaineàlaquelledevaientêtrerévéléeunpeudalafraîchebeautédumondeàmonintermédiaire.Jen’auraisdoncétéqu’unmédium.”
“anéanti”按照马蒂斯所在不同地域对马蒂斯整个生涯的艺术创作进行了影像化的总结。配音是本片的亮点,演员通过对马蒂斯的扮演,简直就是以马蒂斯本人的口吻,带领我们回顾他个人创作与生活经验的变化之间的艺术思想变迁。最精彩的是波利尼西亚的部分,我们尤其从这一段理解马蒂斯是怎样一个感性的艺术家:一千米外的白色海浪拍打着礁石,这样的光是我前半生经历中从未有的;我在这里一无所有,我的想法消失得无影无踪,但许多东西又在我心中积累起来。于是,lamer,etlecel,seulement,马蒂斯在太平洋的短暂旅行中,找到了最纯净的东西。这段记录的表现力真的太强了。
蓝星的光确实太好看了,谢谢太阳🌞
「我唯一的宗教信仰,就是热爱我创作的作品」。在那个疯狂的时代和疯狂的艺术家圈子里,马蒂斯反而是「正常」到有些格格不入了。他勤于工作、作风朴实,生前拥有殷实的财富,通过旅行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源泉,无论怎样看,从艺术家的指标来看,他都是一个有些无趣的人。可是他笔下的作品,早期的野兽派也好、晚期的拼贴风也好,都那么惊为天人,似乎和他的秉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我看到的一切塑造了我。”
找资料看,还行。
为看uucaedge马蒂斯展做准备//男配音扮演马蒂斯,以第一人称叙述旅行生活的经历创作风格的变迁。一直不明白他哪里野兽奔放了,看片子明白了,这来自于一个评论家,评论马蒂斯作品的风格不同于当时其他作品的手法。马蒂斯本人醉心于旅行途中遇到的尤其是海面上幻丽的光影与色彩,成为他作品风格的转变的契机
白色用特殊的方式捕捉光线,而黑色不仅是一种颜色,还是一盏灯。当我使用绿色时并不意味着草,当我使用蓝色时并不意味着天空。必须摆脱描摹,包括对光的描摹,通过纯粹颜色获得更强烈的效果,通过颜色来诠释光。我所看到的一切造就了我,就像水上飞机起飞后就不再需要浮桶,而我的浮桶就是卢浮宫,是那些大师。我的工作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一些新鲜的美,通过我展示,所以我也只是一个媒介。
大概和马蒂斯在血液里的共鸣,地中海和大溪地一系列画作,可以闭着眼睛看见。
Lameretleciel,seulement
「我所看到过的一切造就了我。」就是要出门啊!要旅行啊!
1869-1954HenriMatisse从古典主义的土泥到更明亮的色彩(一点印象/点彩的感觉颜色很温和好看)到野兽派(平铺各种颜色上去直到和谐为止)到手术后开始剪纸
天哪!怎么能不爱马蒂斯!!!这部纪录片的摄影构图也好棒啊!而且结合艺术家的艺术发展阶段进行叙事也很好!
“特质会把你推向某条路,自由就是顺从这条路”
我们总是从通史那种总结式的语句中自以为了解一位艺术家,但是看完了这部纪录片以后我才发现对他一点也不了解,那些海洋和天空,那些奢华而美丽的光线给马蒂斯带来的灵感的那些作品怎么会让人不喜欢!
马蒂斯把自己变成一个三棱镜,在一次次追寻光的旅途里,将南方的阳光、明媚、热烈和色彩糅合到创作之中,最终在RosaryChapel融汇成包容天空、大海的广袤空间和人生时间跨度的神性之光。
沉静、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