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不論電影本身,這套戲實在太值得寫了。電影的標題其實很深,直指minoritygroup的問題。中文我不知道怎麼表述,大概中華文化從來不在乎這種問題,說是少數也未必正確,而眼下在彼岸,minoritygroup幾乎是美國社會水深火熱的重大問題。康有為盼望大同,不知不覺卻代言了少數。
故事不错,可是江青是电影的投资人吗?为什么一个局外人会把自己的生平和康有为的生平交错来叙事,太风马牛不及,太突兀了。一个有两个主线的故事,虽然叙述者的部分不是很多,但是仍然显得不伦不类。一直到电影完,开始放字幕之前的几秒,还在想着江青会不会是康有为的外孙女之类的,否则太过牵强。
借这个标签来记住一部太tmd好看的纪录片
多元文化的香港正适合讲述康南海后半生的故事。有点美化传主,不过感情充沛,又有现实关怀,还是挺感人。几个演员都很棒,江青动不动乱入很烦人。
康有为陳耀成廖啟智陳令智小姐演出康有為女兒,這個被遺忘的金馬影后才再次被觀衆看到,同人不同命......
江青一出場即刻小清新,《大同》就夠了,副標題根本不需要
毛泽东当年藉批判朱石麟导演的《清宫秘史》,来进行政治行动。这部电影是《清宫秘史》的下集,讲康有为逃难到欧洲。陈耀成以纪录片和故事片混合的简约形式,讲康有为在瑞典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岛来居住,交待这段少人所知的历史,实在难能可贵。这部电影生动描画推动「大同思想」的政治思想家康有为
浮世恋曲真是好,智姐那是特别好看。智姐还是那么好看。。。
基本上,这是一部受《往事并❌如烟》康同璧篇章故事,所引发的一部展演型纪录片。好在因为看过《浮世恋曲》,对陈耀成学术论文型的素材搜集和编排嵌入,并不会陌生。相较于梁启超,南海先生康有为,是被有意遗忘的一个人物。电影试图以他“表错情会错意”,热烈讴歌赞美瑞典的大同书理想,以如椽大笔,去沾染20世纪的时光之尘。廖启智和陈令智的演绎都令人难忘,而老艺术家,国联五凤之一的江青现身,因有金马50欢迎酒宴同席的缘分,我也看得入迷。
誠意可嘉,製作和資料搜集都很認真,智叔和陳令智的段落的場景再簡潔些就更好,那兩雙骷髏鬼真是呢...
可以說是陳耀成最好的作品,也呈現出他部分紀錄作品中的複調性。這部紀錄片書寫非常自由,素材與媒介的混合非常靈活,充分呈現出小“康”的性情和大“同”的真諦。電影中對康有為的南海故居(2007年的時候我還遊覽過)、西樵山、廣州都有地緣紀錄。此外,紀錄片中論述了“瑞典與順德的大學生數量之對比”,這也太逗了吧。不過片中的英文字幕也有不少疏漏錯誤,如粵語講高加索,英字翻譯成哥薩克。PS:陳耀成也是南海人。
陈耀成集艺术类型大成之作,你可以为自以为的大同做到多尽?
不伦不类,看得像拉屎
20120206@bc
戏有点太过刁钻奇特导致信息量有点小,线索有点乱,节奏有点拖,不过想表达的东西还是表达出来了。君主立宪,虚君共和,大同社会虽然在我看来梦一样的好笑,但我相信和后来涌现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革命/改革理念都在伯仲之间。
其实就当是来说康是哲学家孙是政治家梁是一半一半是历史造成尊孙贬康着多少反应了中国现代性的茫然无措
asurprisinglymarvelousandinterestinginterplayofsubjectivityandobjectivity~看着影片中那些关于斯德哥尔摩的熟悉画面,突然很怀念在那里的那段时光,想起那些今生都不可能再见的朋友心里突然有些凄凉。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非什么大仇位置变了各有队友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一部有详实的资料也夹带了叙述者很多无伤大雅的私货的纪录片,按照年代顺序,参照其在四大洲的游历,结合其子女的访谈和电影影像,把康南海一生的重要节点进行了梳理。作为遗老,在清帝退回后还曾设想虚君共和,有孔子后裔衍圣公和溥仪两套方案(前几天和室友聊天竟然也涉及这个不谋而合的线索)。大同书中,不仅支持几十年后才在西方被接受的同性恋,而且主张男女契约婚姻周期为一年,一年之后自动废除,或可自由续约,和康本人在美国纳妾的行为都是极具张力。片中还经由其子女涉及建国后内容,如对《清宫秘史》的批判,康的二女儿终身跟随他,在瑞典参演过斯特林堡的《梦之剧》,晚年面临文革,抄家之前自己用热水烫死花瓶中的玫瑰花。而剧中旁白的女性名字“江青”竟和共和国第一夫人同名,并因此导致其旅居国外期间在国内生活的校长、老师、同学备受
201110241920IFCPalace
陳耀成電影展,有敏感內容,大陸應該看不到,才120塊台幣,贊。AT浣莎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