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看德莱叶《迈克尔》。演员需要关注一下:画家由《女巫》导演本杰明·克里斯滕森扮演。长相非常表现主义,足以位列影史最上镜导演前十。此外还有点像影帝弗德里克·马奇。当然是北欧阴冷版。俄国公主扮演者竟是《游戏规则》女主角。早十年前就隐约显现一张大妈脸,缺乏迷倒众生的说服力。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120245066/
1924年的默片,很漂亮……但是德国版和美国版的音乐有很大差别……美国版的音乐似乎就是肖某人和李某人的钢琴作品集锦(虽然配得挺好也挺好听,但终究有些地方不太符合)而德国版的是诡异的室内乐,感觉很好…………每个演员演得都很精致,将并不太复杂的情节演绎得给我感觉非常震撼!为爱而生,为爱而死……而服装、布景也十分的华丽……另外,那破烂盗版盘上的中文介绍极其胡说八道,完全是主观臆造,忽略忽略……我看了两遍,一遍欧版一遍美版……唉唉,那个女的太坏了……受不了了……不过说什么她也没有错啊……
最早有同性恋情节电影
流光溢彩是真光用得忒足想起高峰秀子提到的二十年代的照明工具很伤皮肤额演员都挺卖力布景实在华丽(这个review里提到画家对他的影响)情操是亘古底黄袍马褂令我笑场结尾没弄明白女主表底啥情prophecy咩也是很用力地慢了下来倒有点文过饰非廖想再看一遍“德国
这部在德国拍摄的电影是德莱叶的第一部佳作。影片开头的第一幕全体角色都到齐,并且从各个角色的谈话中以及晚餐上各人对死亡发表的看法中,基本上已经向观众预示了这部影片最后的结局了。用副线中一目了然的三角恋悲剧来反衬主线中画家的复杂情感,麦克尔即是画家的缪斯又是他的爱人更是他的亲人。
魂断威尼斯,男性之美,“我可以瞑目了。我已拥有过最完美的爱!”。莫里斯·斯蒂勒在1916年拍摄了一部《翼》,亦改编自此同名小说。
(PioneersofQueerCinemaviaCCT)画质很棒的修复版,故事令人想起多年后维斯康蒂的《魂断威尼斯》。暮年男艺术家的同性之爱之所以动人,是由于它自恋的内核、孤独的本质。配上德莱叶的固定镜头、初现个人特色的打光以及对细微面部表情的捕捉,这即是一个具备了神性的故事,令观者动容落泪。
#重看#4.5;大量特写如《圣女贞德》的预告,被聚焦光源照亮的脸部漂浮在浓重阴影里,仿佛全然抛弃了人类与之苦苦搏斗的黑暗,全心沉浸在无比纠葛的情感虐恋中,随处可见的宗教符号和表现主义之影曈曈,流淌着心灵的焦灼和永不停歇的道德自省。即使最终吐出那句“遇见真爱”,这份被期待、渴求、嫉妒浇灌出来的蓬勃力量,已然化作流淌于画笔的艺术生命,无论是承载着他们美好回忆的阿尔及尔写生,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单人肖像,或象征自身的如父如子终反目的凯撒和养子,以及最终作的天人合一(前后景的焦点变换对比),正是一段具有普世意义的情感关系之永恒性。其实也不算很隐晦,导师与美少年是古希腊经典模式,也并全然非单向付出——麦克尔夺取美人心、用英式酒杯,是一种自模仿脱壳出来的“成长”。
德莱叶回顾展,大光明一厅,2005~06年2k修复版,2016年制作数字拷贝,9分1,“(在艺术的追求上),没有谁能够理解我”。后半句可以看做德莱叶本人以及众多艺术家一生的心灵独白,这是一出王尔德式的世纪末为艺术而艺术,最后被“蛇蝎男子”反噬的艺术与情感的唯美悲剧老画家最后的巨作中垂暮凋零的老人,在左右年轻男女肉体的映衬下,那么落寞,任谁都能看出是画家自己对生命告别的写照2,这部电影充满着旧时代倒塌前的审美,美术做的实在很棒,蒙蒂厄家族的最后一代公爵为爱丽丝决斗而死,无疑为19世纪贵族没落的悲情增添了一抹新世纪的哀愁3,剧本创作者之一的Harbou和客串艺术经纪人的摄影师Freund都是德国默片时期的传奇。PierreOser出色的配乐,其大提琴声在电影院真正具有了发烧之感
从来没有这么想锤死异性恋。。。演员本杰明·克里斯滕森同样值得掌声【某短评说他长得像马奇,我·直·呼·救·命】
OneofthemajorsignificancesofCarlTheodorDreyer's"Michael"isthatitisoneoftheearliestmoviesthatfocusonhomosexuality。ElderlypainterClaudeZoretbecomesinfatuatedwithhissubjectMichael,whileamoralprincessLuciaZamikoventersboththeirlives。
intimatetheater;基本固定的机位,取中景、全景;近景补拍补充情节。圣女贞德可以看成采取一种相反的形式;在德国的第二部电影。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所谓的真爱,是对自己而言的,而非需要对方的回应。德莱叶从本片开始注重对人物面部表情特写镜头的运用,大多时候用带大暗角的虹膜镜头,近乎圆形画面构图,再加上室内打光效果,突出展现角色的情绪。饰演大师的男主演是德莱叶的前辈导演本杰明·克里斯滕森,代表作1922年《女巫》。饰演麦克尔的年轻人后来去到好莱坞,发福了成为性格演员,在希区柯克《怒海孤舟》演胖子船长。女主十几年后主演了《游戏规则》。编剧是弗朗茨·朗的妻子。摄影师KarlFreund后来拍出《最卑贱的人》《大都会》《德古拉》,还在片中客串个艺术品经销商的小角色。
片名带有一定迷惑性,事实上是围绕着箴言展开的双线叙事(虽然从剧本结构上看,另一条线与故事的联系极弱)感觉这个箴言体的结构对侯麦的创作有所启发/借助画家的艺术创作直抵精神世界的探索,凯撒和养子的故事与画家和麦克尔的互文,一如既往简洁的意象运用/被认为是德莱叶早期默片中最能体现其造型-脸孔风格的作品
土豪基佬爱上自私直男,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早期涉及同性元素的电影,德莱叶拍得还是很有节制的,各种侧面,含蓄的表达。但在情感上真的没有太多直达人心的力量。这样的悲剧依旧是浪漫主义的、悲天悯人的,让人叹息的。
女伯爵不名一文...你是不是沒落貴族如她?
这应该是电影史上第一个贱攻渣受的故事吧……看到最后简直对奸夫淫妇无话可说了
7/10。德莱叶对脸部特写的拍摄是将柔光照亮的脸部与环境割离,佐莱特的大宅如博物馆般沉寂,被柔光照亮的装饰物从黑暗的室内浮现,尤其是客厅里醒目的巨型人头雕塑,空间构筑中活人脸和雕塑脸的穿插象征着人物的内心世界:脸是灵魂的载体,但佐莱特对脸的创作仅限于机械复制,热恋公主的麦克尔才能抓住她眼神中的神韵,拿笔画出了公主肖像画上佐莱特苦于无法捕捉的神秘情感,联系此前佐莱特带公主参观时让麦克尔掌灯,麦克尔却照亮了公主,仿佛她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暗含着艺术家的新老更替,麦克尔是垂老的佐莱特画中赤裸的少年,老人将隐秘的激情化为对美少年的默默付出,纵容麦克尔窃取他的收藏甚至手艺。结尾平行场景中十字架阴影下老男仆握住了佐莱特的手,麦克尔则在挂着美少年画像的床头与公主激情缠绵,肉欲之爱被孤独付出的精神之爱所超越。
名为麦克尔主角不止他画家的家/工作室是真实存在过的吗?超乎想象的华丽想到魂断威尼斯和合法副本迟暮之年副本之先德莱叶拍这部的时候还年轻着呢
4.5#德莱叶展#@大光明,2K修复,将默片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仅仅黑与白两色都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的层次和迷人的光影,比语言文本重要、凸显表演、肢体语言,更充分地接近影像的纯粹性,精致、优雅的服化道,匠心的构图、走位,在银幕上闪闪发光的美丽女人与男人,电影本身形式上的艺术性与关于艺术的内容和谐统一,与其说画家爱上一个只会利用自己的人,不如说画家爱的是那个在求而不得的痛苦中沉溺流连的自己的倒影,而这份痛苦成为了艺术养料,滋养了他的画笔,作品“发布会”上,画家的脸已与自己的画中垂暮无助之人连为了一体,获得再多掌声又如何,你却连来都不来,这细密心碎的浅浅一笔把原本可以隐藏或找些托词否认的情感基底彻底彰明;提琴与钢琴互相厮磨焦灼,几处无声“空白”的注视,配乐也是默片中当属不算多见的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