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平青年大联欢(1951)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张建珍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1951年8月,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民主德国首都柏林举办,有104个国家参加。新中国第一次派出了代表团,成员有共青团中央书记冯文彬、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歌唱家郭兰英等三十余人。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表五人,陆军代表是刘子林,志愿军代表是战斗英雄周文江和郭忠田。他们在 北京集合后乘火车前往柏林,离开北京、途经莫斯科时,欢送的场面极为热烈。 约十万人参加的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开幕仪式,在彩旗飞舞、欢声笑语的东柏林体育场举行。中国代表团高举国旗步入会场时,众人起立、欢声雷动,场面非常壮观、振奋人心。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欢节活动期间,多次作了建设新中国、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宣讲报告,场场爆满、深受欢迎,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国际地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79c3f95a0102xzgj.html)...

-
- 主演:
- 类型:
- 动画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7
- 简介:
- 即使伟光正的安欣,他也不得不放弃孟钰,放弃刑警队,在后方吊儿郎当的孤独十五年。其实带入到现实生活里,这种人是极其孤独的,真性情时被家人和同事排挤,虚假的伪装下是对自己的延误。...
- 评论:
- 有些过誉了,跟之前的热播剧《人民的民义》《破冰行动 》《扫黑风暴》一样,也只能算半部好剧,角色高于故事,有废角尬戏;把南方港口城市搞得像北方一样,不接地,开头结尾的饺子看似感动,实际有些出戏,浙闽粤桂的港口城市请发言;每集信息量不高,拖沓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后面;之所以反派有血有泪,让人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反派主角光环低,野蛮生长,身上框框条条少,杀人放火可以放松自然地演,逆袭过程代表部分底层社会想找到财富密码、跨越权力寻租的栅栏,实现人生飞升的梦想。正派人物被束缚太多,发挥余地太少,要正确,要正直,要正义,要有人情味,不能有私心,不能太有个性,不能耽于家长里短、情情爱爱,所以符号化就难免,安欣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天煞孤星”,至于嘛……
- 不是被改了结局,而是被改了这个故事的落点,现在的落点是扫黑,原先的落点是权利斗争,而黑社会是砝码。无论如何,为创作者的勇气和追求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