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顿说,人们说我和卓别林很像,那完全是误解。卓别林有流浪者的哲学,我是正直的劳动者。
天才天才还是天才,即使放在今天即使和后来各个时期的杰作相比也依然是天才。相比之下连伍迪·艾伦的《开罗紫玫瑰》也拙劣起来,成龙的整个喜剧生涯就是山寨呀。梦境里的灵魂走进银幕,戏中戏与外部戏的同一,不知是现实里的人们在模仿电影里的恋爱生活,还是电影里的恋爱生活来自于现实。
巴斯特·基顿的电影永远那么充满想象力和前瞻性,将喜剧和动作融合得登峰造极,将近100年过去也丝毫没有过时,仍然值得现在所有导演学习。本片最精彩的一幕自然是戏中戏,在那个没有电脑特效的年代竟然能拍出如此神奇的一幕,绝对称得上“伟大”。巴斯特·基顿不仅拍出了戏中戏,而且还将戏中戏玩得炉火纯青,巧妙地用戏中戏讲了一个故事,家里、大街、悬崖、动物园、戈壁、孤岛的转场让人叹为观止,难以想象电影竟然还能这样拍。巴斯特·基顿的电影当然少不了视觉效果,打台球一幕已经足够精彩,坐摩托车的镜头更是堪称飙车片的鼻祖,汽车变船同样想象力爆棚。更别提灵魂出窍,梦境、现实、电影的巧妙结合,一个个如杂技表演般精心编排的巧合镜头……非常完美的一部电影。最牛逼的地方在于,这部足以称作完美的电影是将近100年前拍的。
只有最了解悲剧的人,才能写出最痛快的喜剧。
怎NB二字了得……Kino做的碟,5条配乐轨+2个花絮纪录短片。典型的基顿电影(跟福尔摩斯P关系都木有),台球和摩托两段已是传世经典,当然最电影化的还是进入银幕那个时刻:就是简单的不同场景的动作匹配剪辑,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是现实模仿电影还是电影模仿现实?
基顿亦是一个奇才,戏中戏的结构,超棒的小包袱,还有美好的HappyEnding;梦入银幕的场景切换实在是开天辟地。
基顿与卓别林的区别在于:卓别林是为批判而搞笑,有所指;基顿是为搞笑而搞笑,无所指。各有千秋。
巴斯特基顿是电影天才毋庸置疑!但他竟然同时还是斯诺克世界冠军😂
这电光幻影120年间,基顿与卓别林两位默片时代的大神,到底带活了几代徒子徒孙啊!每当看他们的电影,我都由衷想要感谢上帝。在无法依赖台词与声音的年代,简直将身体与有限资源和技术运用到极致、运用到神奇的程度。非凡的想象力,才是最大的激情。其所创造的,至今仍被不停模仿、借鉴。绝赞经典!
巴斯特·基顿代表作,也是他最短的一部电影。45分钟时间里创意十足的场景和动作喜剧桥段数不胜数。很难想象1924年的动作设计、无缝剪辑和奇幻特技竟能达到如此高度。戏中戏、基顿“梦境分身”自由出入电影的场景极为先锋,如影跟踪、杂耍摩托车、台球达人、模仿告白等段落令人大呼过瘾。(9.0/10)
默片时代最伟大的两个人:巴斯特·基顿、查理·卓别林,有声片时代最伟大的两个人:比利·怀尔德,斯坦利·库布里克
基顿招牌搏命式的动作镜头生猛流畅得近乎不可思议,即使近百年后的今天看来仍依旧夺目。
伟大的、超越时间的电影
丟開太好了的節奏表皮,專注寓意的話,不難察覺本片無意間完型了電影作為完整藝術的所有本質。觀影即是入夢;剪接必然錯落;故事有義務提供觀眾代入,卻沒有責任給予觀眾想要的結局。為什麼伍迪艾倫的極限是巴特基頓的起點,為什麼基頓之於我猶如神祇,也都在此一窺。
20年代能拍出这种特技,还有很多成龙级别的动作镜头,佩服的五体投地。
用短小精悍来形容这部片子再恰当不到。越到后面越精彩,戏中戏,幻想,天马行空的想象,一次完成的巧合拍摄,恰到好处的笑点。总不得不拿基顿与卓别林比较,卓别林在喜剧后有批判,而基顿就是喜剧界的魔术师。“卓别林是在扮演孩子,而基顿就是一个孩子。”4.5/5
我日,超满分神作!!现实与虚构,人与影像相互构成和影响,喜剧、动作和侦探类型的融合,结尾对长镜头和蒙太奇的深刻见解……100年前的基顿充满奇思妙想,45分钟拍出现在人两三个小时也拍不出的东西来!
“不要尝试同时做两件事情,并期望都能做好。”短小精悍,才华横溢。无论创意、主题还是技巧,都是当之无愧的天才之作。基顿也许不像卓别林那么关心社会和政治,也没有太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型,他对爱情的表达总是那么笨拙、羞赧,但这无碍他用永不过时的电影语言书写人类共通的情感,成为一代喜剧巨匠。
巴斯特基顿真的是个天才!真的怎么夸奖他都不过分,他的电影历经百年依旧弥新,后世多少喜剧电影人看了他的电影都应该感到羞愧!通过二次曝光造成的重影效果制造灵魂出窍的特效在当年简直是视觉奇观了,做梦时电影画面的蒙太奇剪辑展现了其无与伦比的创意。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做出那么多惊险刺激的杂技动作,却几乎没有受过重伤,也是不可思议,把汽车当帆船那段也是别样的浪漫。啊,不行了,已经被圈粉了!
这片的拍摄技巧别说放在默片时代了,就算在今天也是一流的。烦透了各种大片的特效轰炸后,再来看这部靠剪辑手法实现的追击场面,却也非常刺激。片名叫《福尔摩斯二世》,但与老福没有关系,只是一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