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主旋律片子中,这部起码拍的不俗。
讲述老师到偏远地区支教的故事,联想到不丹电影《教室里的一头牦牛》和中国电影《蓝学校》。不过《藏草青青》给我的观感不及豆瓣7.7分带来的预期,影像的真实感于我不如《上学路上》《遥望南方的童年》等,其故事编排个人也不太满意,情节的推进有点想一出接一出的拼凑感,好些剧情段落缺乏起承转合,甚至感觉突兀跳跃,……★★★☆想想,与其将故事线拉长拍《我的教师生涯》,还不如缩短拍《孩子王》?
把条件刻画得略过于美好;留住人心的,是人们心中质朴与善良。
还是很感动于这样的正能量,雪山擎着蓝天,青青草地上白云飘,景够美,人的善良和奉献更美。
工工整整的支教题材主旋律电影,是感人的,但是是中学课文式感人。另外真的大家都穿的太干净了,看看万玛才旦的藏影服化道,那才是真实的。
好狗血的剧情……支教话题的电影推荐好好看看《教室里的一头牦牛》。5
在偏远的藏族地区支教
虽然是支教题材,但如果当作简单的风光片看效果就还可以
支教老师和藏族姑娘的CP磕到了。
困难的地方,需要美好的人去填
虽然是关于支教藏区的中规中矩主旋律,但是看到韩松一一背下孩子们的名字这一段还是热泪盈眶。突然想起来乌兰察布的牧羊人,假如他有机会见识到花花世界,还会愿意回来吗?
拍得很平实,千千万万支教老师的缩影
这部片子让我安安静静的看完了,几次泪目,感谢导演和演员让我还能感受这样纯真的情感。
电影一般,有些理想化,四星给真善美,它永远让人感动,那怕是理想中的。
好家伙,直接把《鲁呐呐之歌》的剧本扣下来套。
这是一部温情而质朴的影片,藏区的孩子们淳朴善良,韩松老师也是为了藏区的未来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他和孩子们相互影响,相互成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前四十分钟非常惊喜,甚至以为会是藏地版《牧马人》,画面通透清爽,有种油画一样的质感,演技台词不是尴尬到看不下去的那种,但终究还是失望了,离经典差了不止一口气,后面的剧情发展得仓促俗套又狗血,哪方面都想提一提,哪方面都表达得既不细腻也不深入。一些服化道方面的细节也不够考究,八大藏区都走过,从实际观感来看,九十年代的藏民生活装束绝不可能天天穿得跟节庆一样光鲜靓丽,厨房和房间同理,干净到出戏了。滇藏山区跳蚤问题和血吸虫问题少不了的,片中也毫无体现,反而体现了个不痛不痒的小儿肚子痛?男主朋友不像九十年代的人,且当时拍照应当用的是胶卷,不会咔嚓得这么欢快跟用微单似的。整体还算是用了心的作品,希望导演后面的作品能在剧本和细节上更进一步吧。
支教的最终意义不是给自己刷履历而是给教育缺失的当地带来外面的世界和最新的知识帮助孩子成长。
青春
咱就是说一定要生离死别吗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