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里提到侯麦也是大可不必。
影调节奏都无比迷人,啊,属于法国青年的电影,公园里的一大片翠绿极度舒爽,坐在沙滩食着意面也是非常舒适,啊,“小主题”的电影,挪威女孩手持法国国旗迷茫地站在游行中的街上,随之进行着“量子力学”与蝴蝶效应的舞蹈。
新浪潮(侯麦)之不可复制。
高仿候麦,以为会很闷结果还挺喜感的。
趣味和方法固然是高的,但有滨口龙介、加瑞尔、洪尚秀在前,这种两个短片合集,未免也太小儿科,更别提侯麦了。
短小精悍的两则小品,第一则故事完全就是侯麦再现,不能说是拙劣的模仿,但一定是侯麦最好的学生,阳光、沙滩、短途旅行、搭讪、争吵,连画幅都如出一辙,缺点就是太短了,可以当成一个精致的度假vlog也不错。第二个故事多了几分抒情,跟当下的社会背景形成了某种暗合。跟侯麦和洪尚秀没法比,但不妨碍对片子的喜欢。上一次看导演的作品是《南法撩妹记》,还是在北影节看的。
谁说《七月物语》不及侯麦,谁就还没看过侯麦。布哈克在这部简洁又精准的二幕剧里丝毫不掩饰他对《人约巴黎》和道德故事系列的喜爱。作者对于人类乐此不疲的偷情和搭讪不感兴趣,对于那些主动自取其辱的人也没有任何劝阻的办法。影片的主旨另有所指:第一幕是探讨一对一封闭式的婚姻制度,第二幕在分析多元开放式的国际公约。前面还算自然而轻巧,令人会心一笑。后段稍稍显得有点笨拙和拖沓,整体欠缺一些火候。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确立,道德也随之生成。日益突出的民族矛盾本质上是个人情感与社会道德的冲突,而这一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社会道德本身,而在于社会道德的情感化。因此两个故事里的女主角纷纷被自己的情感重伤了头脑,随后被真实的错觉误导而纷纷闯入了禁区。作者甚至认为,这种暧昧不清的道德感是恐怖主义在欧洲诞生繁衍的温床。
片长90分钟内,主角是好看的女生,轻松惬意的节奏、内容,这样的法国小品真的很令人喜欢。
2017年洛迦诺展映。两部短片其实都是布哈克主导的“与演员一起剧作”工作坊的成果,拍得都很轻盈,打磨得不算细致,反而很是可爱;不过布哈克的片子看多了套路也实在是太明显了……第二段明显比第一段拍得好,主要是那个复杂又怅然若失的韵味很足,借国庆节阅兵的景和尼斯恐袭的新闻,又恰好和“国际学生宿舍”的“世界大同”形成鲜明对比。
@MUBI从一些“不良”的行为出发,你总不太知道下一步会和谁走到哪里,布哈克总能抓到细微的关系火花
指甲油和唇膏之审美区别,滑水秘诀是将自己当作在大便的石头,老同学渣男柔道教学和基督山伯爵击剑,在法最后一日国际留学生公寓桃花劫不断,尼斯恐袭背景音下68五月风暴之歌即兴现代舞……朴实有腔调
轻松的小品文。太模仿侯麦了也不好,形似而非神似,没了自己的主心骨。
除了击剑男,里面其他男的都跟有病似的...
单看part1还可以,剩下的什么玩意。
这个时候的吉约姆布哈克好侯麦,充满偶然与巧合,每个故事都简短轻巧却留足空间让人琢磨回味,忍不住去想如果这里有如果。
两个值得回味的故事,尤喜第二个,女生最后的吻的意味犹如量子力学般浩渺繁杂。导演有意放进去好多空镜,让简单的故事有了呼吸感。
正确的选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表演的成败;真想知道吉约姆·布哈克是怎么选角的,尤其是怎么挑选非职业演员的。导演可以通过漫游式的剧情展开和不断涌现的人物线索,并运用大量观察式的取镜方式,让《金银岛》获得了一部纪录片的合法身份,更早的这部《七月物语》中的纪录片质感隐藏的更深的,你能看到精心编排的情感关系和偶发事件,那种浮动在男女眉目传情之间性别与道德较量悉数登场,在部分对话场景中摄影机的松弛提供了一种极佳的临场感;男性本色的的暴露将一种固定的喜剧技法,有洪尚秀的感觉,但那种凭借自然表演和摄影机节奏塑造的纪录片质感,是我在侯麦影片中较少发现却在卡萨维茨电影中随处可见的。第二部分,女主连续捶桌的客观镜头,一种主观情绪暴发带来的震动;剧作上,片尾焰火的声音设计呼应了前文,比尼斯恐袭带来的情感震动还要大
看不来
喜欢第二part厨房里的皮娜鲍什比普通又自信的男人们高出一截啊~
两个平平无奇的夏日故事,有点学生拍短片作业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