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很好玩的作品,上升到宗教传统的强揪没意思。当然婆婆开的玩笑有点过,农村题材不悲不丧,拙劣的表演反而是乡土文化戏谑的表现。品种问题,国别差异,动物皆有凶猛本性。鸡肉撒大河,下游寻记忆,最后归于闲散,变了风格。
导演很能玩,觉得将来可能会拍好,但这部不行
种族,未婚先孕,农村,摇滚,文艺,宗教,二手玫瑰,建国大典,最后的晚餐,导演的胆儿特肥,但没想清楚故事要讲个啥。
过于粗糙,且形式主义。还是忘不了“穷山恶水出刁民”,剧本与影像严重脱离。
灵气到底还是稀罕之物。
想法挺好的但是要塞的东西太多了,台词很差还夹杂了一些让人尴尬的笑点。矛盾点是一个文化对立的故事,而且背景板放在了农村,能看出来是想营造一种乡村魔幻的质感但可惜完成度并不高。缺乏真实性,凌乱和过于想表现是最大的缺点。整个短片呈现了一种完全不成熟的观感。#17.11.11小口袋#
真·黑色幽默?声音崩了。20180324@广州奇遇书店放映
开玩笑可以,但个别有关宗教民俗的玩笑是不能这样开的,而且是以如此低滥的方式。观于曹杨影城,上海电影节最后一部电影。(因为《女人与高铁》组委会没做出来导致缺映……)
杂糅了很多符号,小幽默不错。
在上戏毕业作品展映和金爵的展映上看了两遍,虽然剧情上略有缺憾,但我喜欢这个导演,喜欢到要死。
“小黑孙子”在一个信教小村庄里的突然而至,风格很杂,台词幽默,观众笑声连连。但最大问题是制片层面彻底失控,女导演坦言拍到第7天就没钱了,只好杀青,好多戏都没拍,导致多处衔接都比较断裂,节奏飘忽不定。这也反映出新导演的普遍问题吧,有时创作方面准备好了,管理能力跟不上
#Cannes2018在中国的乡土背景下谈种族问题,视点确实新颖,中西方习俗和宗教的对撞,具有几分魔幻现实的味道。不过戛纳放映的版本剪辑和音效有一些视听基本层面的瑕疵实属不应该。新人导演敢玩,是件好事,不过实操上还需更多打磨和努力。三星鼓励。
笑死我了。“炕上吃饭得盘腿坐,你斜着腿坐,我这小黑孙子还得歪着嘴吃。”“吃完了给你媳妇买箱牛奶,生出来的孩子还能白点儿。”用了《太阳照常升起》《白》的音乐。
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是又驾驭不了这么多内容,所以片子成了一锅乱炖。
戏剧动力在开场后就散了,后面全是主创的各种yy,各种笑料加的也很生硬。作为一个上戏出身的导演竟然对演员表演如此宽容,表示对预算很同情。
补标。短片版。挺野的,节奏特别对。
青年导演处女作值得鼓励.很喜欢这种冷幽默的影片,而且短片版是从60分钟版本剪辑过来的.
其实能窥见导演的功力,剧作的设计本身挺有意思的,只是真的受不了演员毫无感情的“朗诵”台词,女主角的演技真的不够,其实只要黑人姐姐的演技在线,片子就瞬间能有《驾驶我的车》里语言间离的奇妙感觉;以及原生态的中国乡村色调真的不适合搭配黑色皮肤的演员,最后湖面上的那场戏似乎才在把感觉拉回来,真可惜。
后现代圣母玛利亚。有趣是它实现了归类,既会有人认为全是符号且有意指,也会有人认为完全没有符号。诸如种族、残障、乡土、封建和坑蒙拐骗讽刺均不成立,一片空白,意不在此。荒谬易懂,取消文化经验,回到动物的憨厚、莽撞。灵气有余,发心干净,审美不错;完成度较差,上半部分较好。看的Cannes版
5.5一些无脑笑料将昏昏欲睡的我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