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戈达尔《中国姑娘》里那个塞内加尔黑人的一生所发散出的essayfilm,围绕着68年五月风暴,围绕着去拍摄一部正在制作中的电影,围绕着毛的第三世界理论,围绕着孔子学院和非洲援建,塞内加尔终于在半个世纪后和中国发生了奇妙的连接。
细细剪辑得很用心,但是中间有一些采访太冗长了感觉。整个就是纪录片加有点想法的essay
3.5
-,不断呈现混杂的素材和内容(《中国姑娘》、黑人导演内容、采访等几个层次)前面大部分的观点和立场都只存在于片段中,导演似乎无意统筹。但最后火车上的谈话终于将视点收缩,有些多余。
7。#BerlinaleForum
分了五次看终于看完了。。。题材很好但是真的太学术,好多地方我都需要暂停去查人名地名和context,或翻译词汇
75/100#CPH:DOX#17同属柏林2021论坛单元,几乎是《遗产的意义》的姊妹篇,同样是戈达尔及《中国姑娘》在当下的运用,以一定的essayfilm形式,反观塞内加尔所正经历的新殖民主义影响及本土文化身份的存活等问题,素材组织上可以更好。
"Theissueofhistory,theissueofmemoryandtheissueofjustice."
看不懂但大受震撼。凭借蒙太奇找到了一些跨时空的人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国古典音乐的使用出乎意料地合恰。并不枯燥,但着实有些学术。
用LaChinoise的方式讲述塞内加尔的社运青年。从他的开始直到死去。LaChinoise影片本身被用作间离的影像,被用作与现实的互文,被用作理论的阐述。很经典的新浪潮感被用在了被法国殖民的非洲国家。我非常开心的知道非洲知识分子也意识到了我们的经济和文化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