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斯曼所记录的终究是人们自己选择呈现的那一面,摄影机本身的诚实不能决定其所触及的深度,自然也没法凭空制造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讽刺。所以见“时尚”却未见审美,见信仰却无灵魂,追求皆指向虚无。阿斯彭的人们努力创造的形象变成了一部他们未必想要的电影,角落里闪过的辛劳疾苦又有几个人看得到呢。
城镇全貌最能发挥他实力。阿斯彭不止滑雪和废矿,捕捉精神文明活动尤其好:绘画读书等各类交流会,基督教仍是城市中坚力量其活动顺应时代而多样化,片末讲道非常精彩牧师的南方口音十分英俊。亦呈现80年代末风俗如保守风气抬头、痴迷身体改善等
挺讽刺的把aspen整个搞成了个摩门邪教圣地的样子但其实这才是日常对于这种旅游业发达的小镇游客千篇一律居民才是千姿百态各种婚姻哲学的兴趣小组各个年龄层的聚会傻气十足的公司在这里businesstrip放一些和aspen本身毫不相干的幻灯片但还是觉得几十年来美国变化不大物质极大丰富就是极大丰富那时候的礼品店就那么玲琅满目反观现在经济弱了看完反思大多数社群活动觉得意义不大排遣无聊罢了怀斯曼每部片都能看出人类的无聊自大和肤浅看完此片再看谁拿aspen当炫耀的资本就觉得是二傻子
怀斯曼最让我觉得神奇的地方应该是他对组织内部的拍摄,比如会议、讨论等等政治彩色比较浓的场景,他是怎么做到的,莫非美国这么开放这些领域么,在中国可是禁地呀。
@metrograph他是个剧情片导演
描画出一个空虚乏味愚蠢,却又自以为紧跟时代潮流的小镇。拒绝轮廓而直接用色彩去抓形与神的作画方式倒正与怀斯曼的叙事相合。但这样的画法必然不是客观的,也因此它便只是怀斯曼眼中的Aspen。
在一段实景蒙太奇的尾声,先展示建筑外观,再接发生其中的大段讨论,两者与摄影机叠加,制造了场域。“这是他们的四十周年纪念日,我四十二岁”,说给亲朋好友的笑话,多美妙。活动中心的简单展示亦让人流连,镜子旁的儿童滑梯,怎么就捕捉到了。初看觉得宗教内容太多,有点无聊,下午盯着英文字幕重温了几段对话,感到精心编织的趣味。
2017.4.21@MFA电影越长节奏就越难把握。一种自由主义的“集体生活。”
与Belfast不同,当一个城镇50%是过客时,避世成为一种日常,或日常成为一种避世,如此种种形成了Aspen的一沙一石,艺术与宗教,科技与神秘携手同归,是雪夜里的海市蜃楼,片刻的超脱约等于永恒的沉湎。
开场震慑,这次是修道院圣歌的吟咏,各个道士的神态样貌迥异,儒雅的,紧绷的,嶙峋的,特色鲜明,选都选不出这样好的呈现(这是优秀导演的共有品质,选角能力一流啊)。算上开场,2个半小时的作品期间穿插4个与基督教有关的场合,其次出场的是神父们?掏心掏肺地在讨论离婚的合法性(真诚,同时结合经验的思辨也足够精彩);然后是一个教授模样的中年人给一教室的人上课,内容有关基督教徒对经济的态度(空洞乏味);最后是样貌潇洒,文采了得的神父在做礼拜?(妥妥的正能量),以两位女士美丽的歌声作为终结。今天突然意识到,怀斯曼拍的全都是在认真生活的人。私心五颗🌟PS最喜欢的两处,温柔的老师带孩子观察野鸭白鹅,教授生物尝试;一群老人脸红脖子粗地分析福楼拜的小说《Asimpleheart》
神话如何祛魅,信仰如何兴起。围绕一座雪山和一座小城再次去检讨现代性,不同场合的大段对话相互独立又彼此勾连。怀斯曼式的直接电影看似对拍摄对象不加干涉,实际上导演对素材的控制却无处不在。
和belfast完全不一样的小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