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真的很爱手持哦…拍的是挺自然的
感觉只能在伦敦拍出这样的电影
在人种混杂外语随处可闻而孩子经常被弃养的伦敦,能够抓住洛克斯带着弟弟躲避福利机构,仍旧怀抱着母亲会归来的愿望,而且舍不得与弟弟分开的这种亲情维系的点,是难得的,保留了社会的人情味,美好情感能在孩子的世界存续,友谊也显示出积极的重要性。
KCLwomen’shistorymonthScreening.流畅又动人!Q&A中导演说拍摄动机是看到路上成群结队的女学生,于是先近学校进行了四个月的选角,听女孩们讲自己的事,据此编写了剧本。’Wefoundthemandtheyfoundus’手机视频的部分是女孩们自己拿着手机拍摄的。此外Friendship是主题,同时也有一些刻意避免的要素比如drugabuse/sexuality
儿童的妙语和奇思很有意思,有共鸣。导演有意识地想把事情的冷静客观地铺陈开来,不做煽情,但是人物的情绪处理过于粗糙了,就像是一个拥有上帝视角的旁观者只看到表面上她如何从头到尾应对种种难题,但是心理情况却看不透。而在姐弟被分开后本可以是在心理上多着墨的,却草草了事。身边所有的人只是作为让故事推进下去的要素而存在,包括弟弟的身份也是这样一种作用,浮于表面人物设定。那我就在想前面那么多对于其他人物的铺垫是干嘛用的。
很伦敦的电影,就像是在我身边发生的故事,让我得以窥探当下的高中女生真实生活。看海报以为就是个普通的少数族裔comingofage类型片,但超出了我的想象。PS.此片完全能通过Bechdeltest!!(1,片中至少有两个女性角色;2,她们互相交谈过;3,谈话的内容与男性无关。)
看的过程中一直羞愧难当,一直在读关于childpoverty/councilflat/socialmobility的文章,但一直都在纸上谈兵,当现实猛烈冲向你,才知道有多不知所措。Whitechapel,BethnalGreen,StepneyGreen,MillEndcanal,Dalston,Kingsland,Riocinema,Hoxton...全部是我生活的地方,运河边有很多芦苇桥上写着Joker的那一段我天天去散步,连着走了一个多月,突然觉得这样的悠闲很罪恶,阶级的压迫向我直逼而来。青春期永恒的倔强叛逆和情绪的涌动,朋友的圈子永远比天高,应该是未成年都有过的困惑吧...格局很小,但真的好喜欢
和Suffragette迥然不同的风格角度。有趣的是,和刚看的FirstCow也能拼个doublebill,一个是19世纪初的俄勒冈,一个是21世纪的伦敦,却都是相当有感染力的同性情谊故事。不同肤色文化,各有各的困苦,也能一起嬉笑打骂互相照应彰显个性,电影里的伦敦难得这么真实还令人向往。
好像类似题材的电影总是避无可避地和无人知晓做比较差别也很明显吧比起无人知晓来说可太青春了在学校蹦蹦跳跳拍得蛮动人的但故事有点乱一边强调所有人的身份问题一边顾及主角的心理状态一边还要交代其他人物的动机反而有点抓不出重点8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活着太难了幸好有朋友
有点喜欢,不再遮遮掩掩地文艺,而是降到地上扒给你底层。没有对错,友情更可贵。并不是轰轰烈烈什么的,只是我在我可以理解的范围里帮助你。这种“小格局”太喜欢了!
英国版的无人知晓?加入手机摄影近距离特写伦敦的另一个样貌多文化移民背景演员特别棒不过结局跟无人知晓相反反倒是让人松了一口气
4.5
同达内的《罗塞塔》一样,说的是正经闺女扯淡娘。这情节应该那那都有。
是把角度滑向下层了但还不够下女主这样真的很幸运了有多少fosterfamily很可能变成下一个灾难之前听有经历朋友描述过很多home连饭都吃不饱
伪纪实文学式的素材拼贴,但电影本身确实很好看,highschoolgirl的生态拍得非常准确是一大优点,看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在口罩下面微笑。本身在习以为常的变故下和同学也能笑闹起来,到最后的逐渐沉默,这个过程拿捏得非常准,应该是有真实故事基础的功劳,以及小演员们功不可没。至于影片的姿态则是绝对道德同时也相对保守的,主题的落点终究也只是情感和个体的,当然这本身也没问题,但如此一来Rocks贯穿全片的躲藏行为本身就失去了基石;如果只想以一种相对去阶级化的视角来描述Rocks的状态,那影片的描写力度似乎又不够松弛。英音骂起人来一点都不凶啊,吵架的时候也丝毫没威慑力,倒是drama得很……
很自然地联想到无人知晓只不过这里的结局是有人知晓也少了一丝绝望
3.5星吧
2019AFM。看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