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来戛纳了!
导演剪辑师出身原著精到的叙述(Adèle的配音)配上散文般的混剪简直ChrisMarker重现(Lejolimai的段落印象深刻)。聚焦六十年代起源的诸多社会议题,包括堕胎、工人运动、移民问题等等,时至今日的黄马甲游行,以右派崛起作结,一定程度迎合了明年的法国大选。#arteTV
静观身边的世界,这是前提:朗诵的词句打开一个宽广的视野,可以看到焦点甚至影像的抖动。无需多加思考,这片安宁的土地被赋予生命;这些故事的讲述有着别样的声音特性//远离焦虑。刻意地不去振动声带,并没有因声响的运动扰乱在品读文字的人。平和地言说感情,或者留给历史。
没有愚忠的合法改编,高度创造性的重写,甚至是近乎塞巴尔德式的幽灵写作(我分不清原作是自传是小说还是社会学著作,我也分不清电影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年代模糊的幽灵影像在这种重构的仪式中被唤醒、发出声音……不是无意义的窸窣呢喃,正如阿黛拉的女性的声音“出演”了男同性恋社会学家迪迪埃那样,它们被灌注了欧陆知识分子式的、对个体与社会的关切,也因此结尾是足够有力的。
Periot的第三部长片,以结构性、影像式的表达讲述了原本只具有文本性的历史事件,会让人想到马凯和戈达尔。Adele的旁白迷人又具有力量,已经不只是叙事那般流露,到最后情绪上的表达相当有能量。整部作品充满了多样性,信息的传递不仅是原作中对阶级的讨论,更是有当下社会的变化,虽然很具有批判性,但也让作品稍稍偏离了叙事轨道。好在整部作品并不让人觉得乏味,反而是看完之后想再捧起原著反复咀嚼。文学理论可以作为情感过滤器,迪迪埃用回忆的形式进行和解,而Periot用作者性的表达对时代进行剖析。
在Arte网站上可以免费看,有德英法等六种字幕。王兵的死灵魂,也可以在Arte上看到。
不是结尾泄气,是豆瓣liberal看见当代人上街,立刻吓得原形毕露。
屡见不鲜的声画双驱动下,依然可以感受到素材与叙述间的高度黏合。
极度政治的论文影像,看着太费劲了,所以就不多作评价。不过尾声的处理非常激昂,因而目的性比较明确。
3.5,装配能力超强,叙事只抽取了迪迪埃小书里的一条线故相对单薄(尤其是落点落在党派政治的左右变迁和社会体意义上的极化),用阿黛拉的声音可能是为了丰富主线。看完影片当然更推荐看书了,相互增进理解。
历史片段搭配DE的字(阿黛尔的声音),一种我曾经很想用的表达形式。
这才是法国民众真实的样貌吧,关心现实并且可以没有担忧地讲述现实。以及,选Adèle来念旁白真的太太太合适了。
3.5
无关的素材和中性的旁白意外地融合出了强大的情感浓度,就像一滴雨很快就要回归云与河流,个人的,终归是社会的。但尽管20年代是确实是属于疯狂的十年,但这个把所有社会运动全部混为一团的结尾实在有些偷懒了。
3.2分
艾里蓬回归故里的私人史配着阿黛拉的独白有种跨越性的感动。一种别样的合作。阿呆选择息影,当然我也期望她未来能以一种更为进步的方式回归。话说这本书还是高三晚自习看完的。hhh
较之原著更注重个体的沉思与自省、体验的分享与观察,电影除了保留藉由回溯家庭之机这一主线,发散开去的社会问题走得很远了,偏重政治诉求和社会运动,关注移民问题,特别是激进的后记部分,不愧是大革命发生之地啊。
最后一段每个中国青年都应该看一看
7分,相较原著而言弱化了作者探讨自我身份与背景的部分,让主题更偏向于对社会阶层与阶级矛盾的剖析。无论属于哪一派,都是说起来好听,做起来难,所以社会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底层民众便演化出了自己的解决手段。
优秀的档案电影,文本和影像资料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