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空间出品的纪录短片,感觉像是那种在新书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先播放的视频,当灯光渐渐暗下,黄灿然从书中走出,带来他的诗歌,带来他诗歌背后的日常生活,观感其实是不错的。看完之后,我在书架上拿起他的《奇迹集》,翻阅了一阵,想起得更多是旧日的身影。昨日与今日,这个我与那个我,日常匆匆而过的呼喊与细语,那些被定义为奇迹或谎言的瞬间,我好像又都完整看到了,却又觉得是一片虚无。
诗人之所以更关注那些不会说话的事物,是因为他们本身已经拥有了一个澎湃的内心宇宙。
最有价值的还是黄灿然的金句。展现了一个年过半百之人如何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主动从城市回归到农村,全职干自己喜欢也擅长的事,和“对人类有益处”的事,看似消极避世,实际是对自己和世界深刻洞悉之后的主动选择。活的如此明白透彻知行合一,这种“文艺样本”式的生活,对很多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的人无疑像明灯一般耀眼。码字人书店的活动很棒,导演也很可爱。
才知道B站可以看全片了,是我印象中的黄灿然
诗人的日常就是诗的奇迹
拍摄手法挺朴实的,没有什么文艺腔。某些片段还是能看到明显的导演意识,但整部影片很克制,竭力保持了中立态度。黄灿然还是个挺有魅力的人,他鲜明的个人风格让片子增色不少。观于成都集火空间,导演刘宽来到现场做映后交流,又补充了很多有关黄灿然的故事。P.S.导演太美了啊。
https://www.iqiyi.com/w_19rw6l6u5l.html
我是黄灿然的粉丝
黄老师精神世界真的太富足了,隔着屏幕看片子整个人也变得很平静淡泊。“我将不用赞美阳光,而好好享受阳光。我将不用歌颂人,而做我所歌颂的人”。不一定走过很多地方,才算是见多识广。
“你无非是在黑夜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黑夜和白天。你痛苦,那就拥抱它,像拥抱快乐那样热烈的,要知道多少人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也没有感觉地活着。”
诗人不必远行也不必聪明。
诗意总是栖息在日常的缝隙,从黄灿然的日常中我们可以窥见创作的偶然与必然。导演将诗歌作为影片的结构支撑,本身也是在探讨诗歌与影像的关联。影片拍摄上存在一些小瑕疵,但整体把控依然出色。期待Kiva的下一部影片。
呈现出作为诗人而非译者的黄灿然,以目前黄灿然洞背村的生活为主轴,穿插黄回到香港重述的回忆片段,以及《奇迹集》里贴近乡村生活的诗歌作为节奏分割,并与影片主体形成互文。表达生涩但熨帖,温和而缺乏探索性,作为工作成品已然达标(黄是2017年单向街年度致敬人物),但如果作为独立影片看待就显得不足。印象最深刻的是黄灿然近乎苦行僧式的简单而坚定的生活方式,当年在香港《大公报》上夜班业余时间读书翻译是这样,如今洞背村专职写作挑剔译作原版也是如此,让我这种口口声声说要追求永恒光芒但仍要为小日子汲汲营营的人思考起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大道至易,只是费择拣。
真是个处女座,翻译一丝不苟,脱袜子也兢兢业业。
成为诗人就是日常的奇迹。
《日常的奇蹟》,黃燦然出現的時候,會想「原來黃燦然長這樣呢」。原本熟悉但又沒有在意的譯者,出現在銀幕前,驚喜的是,原來他還是詩人呢。
你不跟它接觸的時候就會充分利用想像我已經想瘋了但還想得很爛不能再待了78箱我已經淘汰很多了淚崩
日常,奇迹。
片子的开场是他在阳台上洗脸,就像鸟擦拭自己的羽毛那样,全片也就是保持着这一份自然,没有做作的文艺腔,只有《奇迹集》那种日常的诗意。刘宽拍得很棒
“我的肉体抗议: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我的精神呵斥:这样活着就是意义!”黄灿然抛弃了瞬间,他活在永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