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29重看;充满布努埃尔风味的「迷魂记」,一出在死亡中达成的欲望客体替换,看似波澜不惊的前奏,叠加蕴含了诡异和不寻常,料定非得有个惨烈结局才甘心。「薄荷刨冰」是隐喻的意象,也是嫉妒的颜色具象,承接了偏差的记忆(打鼓事件),混合了凝视的侵占欲望,在环绕的运动镜头里全然释放。
卡洛斯·绍拉代表作之一,带着超现实主义的内核,却拍得克制、简洁,黑白部分的幻想,彩色部分的写实,爱欲纠缠点到为止,爱上朋友妻,日夜思不得,宠溺假睫毛,摩挲生幽情,看你在眼前,苦心受煎熬,抓个手边人,扮成你模样……薄荷刨冰是一款好酒,不能和喜欢的人一起同饮,也会变成伤心的酒。
at大光明。非常布努埃尔,或者说放在现代艺术的脉络里看,对心理世界的探究借由泛滥的图像展开,男主的欲望基于被凝视的局部:睫毛、唇膏和打鼓的画面,这种对碎片的特写,呼应开场的广告画,也暗合童年的钥匙孔窥视,似乎超验性退场后,人的整全性也瓦解了,基于美的爱欲坍塌为了癖好的意淫,这个情结很适合用拉康来分析,一人分饰两角也可与《朦胧的欲望》对照观看。摄影没铺轨道在室内环绕,仿佛与人物一起晃动、舞蹈,这种毫不“丝滑”的体验来自上一个时代狂放的自信。
师承布努埃尔,致敬布努埃尔,稍逊布努埃尔。
大概是写嫉妒,但最后安娜与之鼓之笑之是为何意,该不明白。绍拉总是不动声色地铺叙,最后直接高潮。
第一次看西班牙国师,敢问您是被恋物癖伤害过么?
杀掉她,即占有她;爱他,即帮凶。
结尾亮了,卓别林闺女不好看。
最不动声色的超现实主义电影。调度、表演、象征,样样妙。
薄荷刨冰我所欲,击鼓女郎我所欲,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卡洛斯·绍拉“超现实主义三部曲”之首,获柏林最佳导演。1.细致展露一个中年男人压抑扭曲的情欲以及堕入疯狂的嫉妒心,称得上呈现男性凝视、窥淫癖、恋物癖的电影范本,结合了希区柯克(简直是[迷魂记]变奏曲,连旋转楼梯都相似)和布努埃尔(结尾直接“献给”老布),尤其是分饰二角的杰拉丁·卓别林。2.故地重游,模拟儿时游戏,童年情境也成为绍拉作品离不开的母题;废墟中的角色扮演,往事幽灵复返现世;似真似假的黑白记忆画面,摆脱不掉又令人晕眩。3.片头时尚杂志剪裁拼贴既契合于60年代的波普艺术风潮,又和男主对物(如化妆工具)的迷恋相呼应(此后多以跟拍下的特写映衬出来)。4.绍拉的运镜深具力量:变焦推拉,运动长镜,高潮时击鼓+跳舞的旋转镜头及手持快速抖动镜头更是癫狂亢奋到极致。5.是为五月风暴中戛纳被阻断放映之片。(8.0/10)
惨辣的焦灼不如痛快的毁灭,卡洛斯·绍拉刚出道就对情感把握得这么“成熟”了。卓别林女儿的一人分饰两角在当时也是很有新意;透明的CT检查嘴巴说话;偷用女化妆品—异装癖、暗房—偷情、坐滑车戳木偶—性交的性暗示;划船运动和最后旋转长镜;安娜很有可能是死者艾莲娜的妹妹;布努埃尔、音乐、舞蹈
春风和煦的季节,我开着红色复古轿车,载着你来到郊外。流水潺潺,柳树抽出了新的嫩芽,阳光明媚,万物复苏,远处的古堡安静祥和。我们一起在草地上漫步,看着你打理一头柔顺的秀发,我偷偷翻出你化妆包里的假睫毛,像剪切时尚杂志那样小心翼翼。我带你来到我的秘密花园,这里有书、有音乐、还有我们三人的童年。你在圆形广场上起舞,裙摆卷起一阵阵落叶,我按下快门,偷偷拍下你优美的身姿。我时常想起这片土地上的童年时光,那时候你的丈夫是我们的证婚人,而今再玩起那幼稚的过山车游戏,一切都恍如隔世,无法回到从前。就让我们一起坐在壁炉边,共饮一杯薄荷刨冰,让往事随风而去,把青春化成烈酒,将爱情推下悬崖。
#2023.10.14资料馆展映结尾的旋转镜头真好啊,但总觉得可以再疯一点:比如安娜突然用鼓棒把胡利安捅死。这样才完整:爱ta又得不到那就干脆都毁掉,但又觉得这样该秒变cult,跟前面太不搭了哈哈哈哈。
又是一个变态医生~又是一个精彩的惊悚结局~我想玩那个做小车插圆孔的游戏。
细腻~开头帧画面真的好好看~狂截图,后面的许多细腻描写还有心理微妙变化~很独特,原来是绍拉处女作!
奇情版《朱尔与吉姆》么!好吧看到后面我确实产生了这么恶毒得讽刺中产阶级这不是布努埃尔拍的么.....最后绍拉来了个布努埃尔作品导演你有多恶趣味...从这里导演开始显现他对音乐、镜头以及颜色的高超掌握能力,作品开始越来越圆润饱满。
典型的恋物癖厌女中产,为了自己毁掉所有人。明明是三个人的剧情,有人却始终没姓名。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迷魂记,向下的眩晕镜头被360度的旋转镜头取代,绍拉更直接地呈现出恋物情结对女性身体的分解。
剧情比较神奇,女主初看下美,但是不禁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