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民谣女歌手一生的故事,浓重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底色,在电视上和总统府呛声各种权贵,抛弃了资产阶级的法国男友和艺术圈,自我放逐到深山搞公社性质大帐篷。问题在于导演在处理这个左派女斗士的时候,基本拍成了“可敬之人的可恨之处”,结果最后看起来就是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熱淚盈眶
静静地听一部电影April18,2013@BJIFF
故事或許是好故事,但AndrésWood(代表作《那年陽光燦爛》)這部電影不然。影片的時間線並非直敘,瑣碎的剪輯混亂得觀眾必須努力拼湊起女主角的人生——恕我愚昧,這部片實在只適合給熟知她生平的智利人觀看。全文:http://hou26.org/zeta/golden2004f.htm#s
作为智利当代最重要的女歌手,VioletaParra无疑是孤独的。在她看来,唱歌绘画针织写作都只是跟外界沟通的途径而已,可有谁真正读懂她了呢?
我的痛苦殺死我自己。
由采访和歌曲串起来的传记拍得很美,但她的挣扎和痛苦,她对爱人离去的绝望和对国家的失望,还有最后那声枪响,都显得那么渺小。
好久没有用英语了,用个英语字幕都感觉特别难受,有些地方没有看懂,但是一点儿都不影响我对这部片子的喜爱。比奥莱塔是个用生命歌唱的人,这不全是她天才的原因,而是生而如此。那个吃的满嘴满脸的孩子,也只能如此了。只是那爱情,太过美丽。因为爱情粉身碎骨的,也就是荆棘鸟了。
#BJIFF#美丽的艺术家传记电影再也不要看了,超级苍白
智利弗里达,拉美龚琳娜。非线性叙事,碎片化诗意镜头,舒服的手持,艺术人生的巅峰与谷底。大部分画面铺歌声,喝斥酒客尊重艺术家,把画卖给卢浮宫,在漏雨的帐篷内弹唱。花篮里的死婴,撕咬的野鸡,吱吱嘎嘎的线圈和木梁,回不去的爱情与祖国。唱歌画画对我都一样,专业歌手唱不出我四十年的伤。
艺术家的悲剧往往都是自己造成的
有时候挺乱的……
不熟悉的艺术家,乏善可陈的生平,通过音乐和表演,竟然看得心情澎湃,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
这就是告诉你。。玩什么也少碰艺术。。
智利民谣艺术家的生平故事。很多很好的智利民间音乐。
HKIFF看的第一部片就被震了近年看过的最纯粹的电影用智利版的I'mnotThere概括它有点不负责任。摄影好过南国野兽,声音好过邪典录音室,剪辑好过云图。最重要的是这完全是部拉美自己的电影。
异国情调和艺术的劣根性
音乐,画面,剪辑都很好!而我只能评论这些,因为无字幕我没看懂多少,而且沙发太舒服枕在上面半睡着了
中规中矩
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一部感动你灵魂的电影。又一次找到了10年前看《乐满夏湾拿》时的热泪盈眶!南美浓烈而又充满乡愁的民乐,如果配上如调色盘一般绚烂的影像,在我眼里就是完美!我想用灵魂推荐,可惜你们看到的也只是社交网站上这些生冷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