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儿子自杀归因到DN身上过于far-fetched。做过厨子,所以铁锅小火炖人头也注意火候。真的没尝过滋味吗?
太像了,Tennant演的也太像了!
我的道德感又开始模糊了……(没事)其实很想读那本传记,他真的过于清醒了,很想知道他如何理解自己。我很清楚自己不是恶人,甚至有可能被自己的道德感束缚得过于谨慎。但我一直想要理解恶,善太好理解了,而恶不是。恶是必须经历过才能理解,经历过恐怕就难以成为正常人了。因此恶是理解力最终止步的地方。
看得我反胃了
“有很多专栏,都是关于尼尔森和他的动机的。但很少有关于他杀害的人的报道,而那些人比尼尔森要重要得多。我想后来才有人想到受害者。而且因为当时媒体对于Martyn和其他大多数人的描述是非常不公正的。他们把他的所有受害者描述成无家可归的同性流浪汉,这纯粹就是一个笼统的描述,把人们归类为没什么价值的人。这完全不是事实。Martyn是我们家庭的一份子,他是被爱着的。我们想他。”——受害者家属的话。
很显然不选择des的角度拍摄电视剧是有原因的他本人是个太有控制能力的人
很典型的侦探悬疑推理小说中的连环杀人犯剧情,当然也是因为故事源于生活,丹斯犯案原因也非常悬疑小说剧情。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英国当兵结束直接保送做公务员,他就业也是越干越好,还是划算买卖,只是他无法压抑自己的欲望,这么好的工作不珍惜,作掉了自己的福报。受害者真的很可怜,酒吧真是一个危险的地方,黑色大丽花也是在酒吧里面搞男女关系惹到了坏人,上世纪这种连环杀人案分尸案很多。
《谋杀倒计时》第一季第二集里提到的连环杀人犯。前者描述店时候挖掘尼尔森的童年把他描述成一个无法接受亲人离世和,而后变成gay的寂寞人。考虑到他杀了15个人,只有8个人确认身份,还有人依然是无名尸。这部纪录片对尼尔森的描述就罪大恶极不可原谅,更让受害者家属提出自己对受害者店思念,在我看来对受害者更人性化。而且看到真实的杀人犯的谈话录像,比起还原案件的演员,凶手可怕多了。完全就是看不出异常的人,只要深入交谈才发现他的极端控制欲,恋尸,食人……可是表面上就是看不出凶手的样子。感觉任何人都会被骗的。哪怕凶杀未遂的受害者,人生也被摧毁了。现实比小说可怕多了……
最后一段说得蛮好的,被害者比凶手更重要。但整个片的重点包括名字依然是Des。介绍得很简单,看完对他更好奇了。他对这个世界对其他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看完这个才知道。David的演技有多出神入化。DES这部剧是他出演的第一部不敢回头看第二次的英剧。
七分。内容可以说丰富扎实,也有很好的表达。
虽然是有关凶手的纪录片,许多的画面却都给在了受害者身上,人文关怀值得肯定。不足之处便是对凶手的内心世界挖掘不够深入。
也许再过100年史书上还会记着连环杀人魔Des,但永远都不可能会有完整的受害者名单,只有至少12名的数字。
总的来说不够深入,但毕竟只有40分钟。
没有什么。一些资料和采访,是看完电影才看的纪录片,确实演员演的太好了。
"ThesevictimsarefarmoreimportantthanNilsenwilleverbe"
尊重受害者而不是消费他们,保护幸存者受害者,使他们免于第二次被杀死,人们还要学习多少年?
我觉得好一般的纪录片….8.0有点高了
哦,看多了DTT演的des之后,再看本人一时之间竟区分不出…
标准且成熟完整的动线,循序渐进,铺垫好了行为与事实后,中后部分开始丢掷更可怕的事实并进行人物解释,终于去污名化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