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的日饭,多多少少都会被刻下一些X相关的精神烙印,不思量自难忘。带着这种介于路人和饭之间的立场去看,说不定这个片子反而适合我这样的受众。主线很温柔也足够平和,一场场巡礼会令人异样亲切吧,感觉导演的诉求就是尽可能地温柔呈现一个预设的立场,拼接作为人的林林总总,最终落脚在生机上,同时也是种小心翼翼的劝解和安慰,对所有人。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讲,这种中庸的温柔也许反而依然是伤害和失落,人类爱的形状千姿百态,无法咬合的绝大多数时机都在彼此造就伤痛。小厅里有压抑的抽泣,静默的叹息,以及片尾有人在轻声跟唱hurrygoround,这些也都成了电影的一部分,看完之后久久沉浸在复杂的情绪里。
挺好的圣地巡礼索引指南,看完竟有点想去洛杉矶(。有人说提问不够尖锐,但是隔了那么多年再来追究到底谁的错有意义吗?ina太可怜了……(当然要追究到yoshiki头上我没什么意见)在上海影城巨幕厅第三排看感觉没修复过的录像带影像片段质量有点差……全程电影院里一片吸鼻涕声和啜泣,只有rockonjapan的主编说“我对x没什么兴趣,但很喜欢hide”的时候,全场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大家都很懂的哦。
开场5分钟后邻座两妹子就哭了,听到她们的抽泣声我也莫名其妙哭了,主编的话还有些质量其他人的判断实在太飘了,猴子完全不适合这个“伪粉”角色,导演对于"Hurrygoround"源头实在太执着了,真爱粉应该不会买账吧
这么多年过去,再去纠结当年那件事其实意义已经不太大了,与这件事相比,更有意义的是他的音乐、他的事迹以及因为他而成为朋友的你我他。说回这部片子本身,最感动我的还是结尾时候的那封邮件。
拍得确实一般,但是关于hide生前影像太少了,用演唱会和幕后花絮,以及一个非粉丝探寻采访视角,串联整个片子。如果说《weArex》是以yoshiki主角,这部才涉及到了hide生死皮毛。他的终结命题不应该是查找死因,而是他引领日本摇滚浪潮的开拓精神,如何去传递给年轻人。亲朋采访煽情大过实质内容,主要一个非乐迷问不出什么东西。而影厅里坐我旁边的“伪粉丝”不停讨论,直到最后哭出声来才闭嘴。乐迷和粉丝之间,就像hide和x整支乐队的距离。
感觉整体一般。说是纪念,有点圈钱的意思。多数都是找和hide相关的其他人采访采访。而且矢本悠马太特么像筷子兄弟了,我...实在全程出戏,而且他的身份和造型感觉和X-JAPAN不是很合适,造型感觉去给Beyond做采访更合适吧...😂
走他走过的路,看他看过的风景,你的眼睛变成他的。希望你能坐游乐园的旋转木马,感受一次白蚁肆虐的录音棚,勇敢地对抗巷子里前来驱逐的警察,毕竟这里曾有他的灵魂流连。后来你我都作罢,日程表永远停在五月二日,墓碑上的年月永远停在三十三岁。后来他从天堂寄来一段人声,与你约定在每个春天重逢。
从死忠粉的角度想给十颗星从电影本身的角度一颗星....好好一部纪念影片选了寻找秀秀真正死因这么一个无敌傻逼的主题还找个路人来当采访者即使作为粉丝向的电影都get不到点唉
這是一部紀念hideちゃん去世20週年紀念的影片。坐在影院裡的所有人都是愛hide的、hide最可愛最美好的畫面早就刻在每個人的心裡。我們之所以去看、是我們還想再於他多一些連系、想讓他知道20年過去了、我們還記得你、我們還愛著你並且會一直愛著你。
2.5逝者已逝,就不要每五年十年消费一次了。
公民凯恩拍法让死因追查悬疑了,自杀还是事故成为无解的“玫瑰花蕾”。这个谜让人感觉hide是个孤独的人,人人都喜欢他,却没人真正了解他。他好像还来不及享受人生,就匆匆离世,也许做音乐就是他的享乐。艺术的一种宿命。
男主太丑扣半星T_T
没有xjapan,没有yoshiki,本来想说应该不错的,可以围绕hide自己记录些什么。但是挺遗憾的。作为一部二十周年的纪念性质的纪录片,围绕着一首遗作,格局也没有打开,导演和讲述人从横须贺到洛杉矶,整个纪录片主创仍然还在用纠结hide是否是自杀,hurrygoround到底是不是自杀遗言这条脉络在拍摄,没有任何更深的意义,也没有凸显hide作为音乐人给粉丝们带来的影响。hide是幸福的,被不同的人爱着,和他合作过的伙伴们,全部都在讲述和他的回忆时流泪。全片最让我感动的是片尾字幕,感谢全世界的粉丝让hide成了摇滚巨星。只要还有人记得hide,他就会一直闪闪发光。
Mayyoushineforever
また春に会いましょう
作为纪录片真的很一般
【北京电影节】歌也好,MV也好,至今听来看来还是那么带感——他太有才华了!!但,真的不懂请矢本悠马的意义在哪儿…………谜。
我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但看了之后似乎能明白他为什么受追捧,且似乎通过身边的人把hide的形象更完整丰富。
失望的一部纪录片,作为hide去世20周年的纪念电影,它无法承载这个历史时刻。它选了一个艺人来做第三方视角,原本是可以的,可是悠马并不属于hide粉,整个过程没有感受到激动,不能带给观众任何情感。原本就是纪念,可现在变为旁观了。采访时候的问题也特别尴尬。
2.5;素材有限,消费情怀为主,以探寻所谓「真相」为主线,然语焉不详浅尝辄止,询问的问题非常模板化,最终寡淡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