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变过,唯一变过的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太平盛世,女性同胞的遭遇,痛苦,鲜血,泪水,屈辱,都是给我们每一个人的警钟,不要忘记那些受害者,带着她们的那一份,去争取权力
“我坐在棺材里,看到别人经过时会停下来致意。从没有人尊重过我。这份敬意之下有一个伤感而无望的事实:我只能通过不存在来让别人注意到我的存在。”纪录片纪录的事件,灾难及其代价,安彤在其中仍被取消。即使单刀纪录片也只能是看客,只能力尽于此的绝望。
处女情结的历史根源在于父权制的家庭结构只有女性是处女才能确保继承自己财产和地位的是自己的后代为了巩固性别秩序维持男性优越感因此捧杀'贞操'和'处女'甚至将其神化剥夺打压女性性自由从而将其变成一项男性的特权如果落后愚昧的思想无法被消除那么法律再完善也是没有用的当然法律必须要有所作为所以女孩子一定要多读书多向上走多一个女性努力就能多为女性群体争取到一份自由和话语权
整部机器出了问题,不能纯粹寄望于民间的好心人来维护正义和救助每一个受难的女孩子。茶馆里秦二爷话糙理不糙:完不完的,也不在乎有人给穷人一碗面吃。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据一位制作人员透露,还有一位没有出现在正片里的受害者,高位截瘫程度比小珍更严重,完全不能动,被一些好心的佛教徒收留。因为条件有限,涉及贴身照顾的隐私几乎完全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片中为小珍奔波的好心人李冰也说,小珍的排泄和清洁完全仰赖医护和许多不相干的好心人帮忙,过程可以说毫无尊严可言。女孩们被骗以为“贞操”是尊严,但“贞操”的真正目的是剥夺你的尊严。片中相对幸运的小雨通过跳楼守住了贞操但是依然没能保住尊严,在村民的流言中她已经没有“贞操”。女性立足的基石不是贞操而是参与社会劳动,李冰、余哥、下岗女工、上海夫妇和康复后的小雨,他们也许能力上有高低,但是经济独立才能自救和救人。一定不能脱离社会,《东京贫困女子》中一个女高管离职照顾家人,因为意外很快积蓄耗光跌入贫困再也没能站起来。
想到那句女德其实是男人对于世界的想象女孩子们有点批判精神吧
施暴者从来隐去,小珍的前置定语是【漂亮;小珍父亲还有新儿子,男人在这里活得太有尊严了,岁月静好派也是男权帮凶
小雨与小珍因歹人欲行不轨被迫跳楼,一个腰椎受损,一个半身不遂。麻绳专挑细处断,半身瘫痪的小珍先后经历父亲的去世、被母亲遗弃、身体情况恶化、抑郁加重等问题。一位与这两个女孩毫无血缘关系的女性为她们前后奔走,小珍最后被一个好心人收养。这个片子的主旨真的很奇怪,除了宣扬苦难颂好心人外,对逃之夭夭的坏人却没有被绳之于法竟没有半点提及。平凡的好心人帮助着无辜的女
全程只有窒息。如果这惨痛的人生是小珍“守贞”的代价,那么加害人的代价是什么?全程只有社会面的好心人由着一腔善良为小珍奔走资助,请问我们的相关公权职能部门,妇女权益保障部门又在哪里?
认定小雨伤残等级为轻伤那里,小雨难以置信,将几张薄薄的纸来回翻动,最终除了罚款,加害者没有任何赔偿……找了安彤的后续报道,加害者赔偿了30多万,希望这可以为安彤带来更好的生活,更光明的希望
无从评价,很多时候都觉得法律对坏人太过宽容。
看到了有文化的人的体面和善良,李冰,余莫忧,上海人,为了一个陌生人出钱出力。也看到了贫穷农村人的自私和愚昧,小珍的父母,哭泣和逃避是她们面对问题的反应,没有看到她们主动去解决问题。还有嘴碎的村民……那个年代的纪录片拍得好好啊。
如果一项美德只有女性需要具备,却并不同样要求男性,它的实质肯定是一个阴谋。如果一项美德只要求下位者具备,却不要求上位者,那它一定是一种剥削。
小珍瘫痪后被不同的人收留,不知道怎样了,今年应该30多了
她跳楼捍卫自己的清白,可现在瘫痪在床,只能裸露身体被人照顾,谁都能看,尊严又在哪里?
好想对孩子们说没什么真的没什么这不是你们的错你们什么也没有做几千年的规训把我们变成这样但选择跳或者不跳的你们都没有错只是这个代价太大了幸运的人也拿不到赔偿不幸的人要把一生都陪葬忘记过去重新开始上海人真是太牛了
竟然有个光明的尾巴,之前的很多镜头也震的人发慌
贞洁的代价,这个社会给每个女性上的隐形枷锁
世界没有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