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棚众生相,从一片白地到起到成到唱再到消失统共也不过一两个月时间,沿着陡峭悬崖靠海而建,工人跨坐在脚手架上,据说也是现在某地才有了,摄影机就放在那里不去打扰,尽量记录台前幕后所有工种,像是揭开一阕神秘的传说。凌晨时分戏棚空荡荡,一位演员走上台坐下来开始唱,神功戏酬神,天光戏唱给天地众生听。想起那时候去看天后庙去看本地史展,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座集戏院后台神社庙会多种功能的庞然大物,在那个现在不让提及的是非之地各个偏僻村落里拔地而起,只有一周的使用时间纯手工搭制然后再拆除,留不下任何痕迹,里边的物件又都有上百年的历史,看着这么一个移动的古迹被繁琐专业熟练的呈现再消逝的过程本身就是种很伤感的体验,而且它的用处已经越来越少,成为了非物质遗产。很朴素纪实的拍摄,感觉缺乏一些数据和串联全片的关键或者老故事支撑,说明的文字也用得不太好。#金马56#最佳纪录片提名。
卓翔:「我很羨慕從事表演藝術的人,他們可以做不同角色,回看自己的作品都是問一個問題,你的角色是什麼?我想每一個人都很想成為主角想成為焦點,但能成為主角的人也是少數,那大部份人呢?是不是因此放棄自己想做的事?還是成為其中一份子,無論《乾旦路》還是《一個武生》,不能成為主角時可不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之餘持續地走下去。接受,認清自己的角色,你會走下去?還是走別一個方向?戲棚的幕後人員,有很多都會演戲,例如戲中有提到的一位舞台監督,他本身喜歡唱戲,有很大熱情,但他無法去做演員。化妝師,兩代人都為粵劇演員化妝,也很喜歡粵劇,由化妝開始再接觸演戲,正是這群人來支撐整個行業,就算搭棚師父也是,他也喜歡唱曲。正正因為大家有這麼大的熱情這個行業才會持續下去,只是他們不會被媒體發現,我很想透過鏡頭紀錄這批人」
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出品的首部纪录片,拍得实在普普对神功戏(不只有粤剧)感兴趣的可以去看陈守仁的书/单间
将日常劳作拍出了神性之美。
之前看过一个戏棚玩偶屋,真的就和这个一毛一样!
IDF2020导演有点自相矛盾的地方看得出来想保持距离但是又用古典乐来自行注解戏剧祭祀作为临时的社会空间,在其中去讨论在地与公共本来是很有意思的题目可能我期待有些高了
还挺厉害的,看了开头决定不出门,叫了外卖。很大胆也很信任观众地没有旁白,甚至没有采访,就静静在一边拍。竹棚也是港片的重要场景,搭棚师父们个个是龙少爷。说到神功戏酬神,看到戏棚旁边的大海,我忽然感慨这恰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我这种成长在北方城市家属院的人是体会不到这种和自然亲畏相依的感觉,也接触不到这些仪式。天地不仁,水火无情,人才要祈求这“不干预”中的有利一面。看这片想起以前在饭局上认识的男生,后来他转行回港,我有年出差去港才发现原来他白天上班晚上练舞狮,他家负责类似这种“街坊会”,逢年过节要出狮,还上了他家唐楼去看狮头麒麟,刀枪剑戟摆在谭公像旁,历届会长照片排在墙上,最妙的是还有位听力不好的管房老先生。这是我在望京和三里屯所不能了解的他的生活啊
没有特别大的戏剧感,反而是生活流的贴近,非常观众视角地看台前幕后。现在这样珍惜传统的影像还是越来越少了。
东方粤剧,西洋配乐,奇妙,只有香港戏棚。1.19@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
IDF看的第一场。零度视角的纯记录,完全没有人物访谈,表达极为克制,同时也沉闷无趣。
太空了
觀察型的紀錄片,我還挺喜歡的,攝影和聲音都有很用心的去設計,看完以後會讓人產生想要多瞭解一些的願望。作為傳統手工藝愛好者,雖然也見過很多次戲棚的實物,但第一次看到一根根竹竿搭建的過程和層層疊疊的結構,有一種原始樸素的感動,是那種對人類古老手藝和智慧的讚嘆,而戲棚的時效性和非功能性,從無到有又到無的過程,還讓它生出了一絲禪意。戲班後台也很有趣,從超強收納箱到在棚內煮食睡覺的老演員,尤其是天光戲那場看的直起雞皮疙瘩,印象非常深刻。在傳統行業越來越落寞的今天,看著棚裡的人們來來去去各司其職,那些閃亮的釘珠下微微褪色的戲服,登台前的默念,角落裡老舊的物件和落了的灰塵,隻言片語,構成了這一小群人日常的空間是我們所不熟悉的,另一面的香港。
B站,原本想两倍速进度条拖完,结果还挺好看的。。看老头整那个马头,就想是不是六国大封相,好得意。。上次去香港文化博物馆看粤剧展(https://www.douban.com/note/857060655/)的神功戏棚,讲解员阿姨重点讲的剧目,果然没有白看哈哈哈哈~里面选取的一点片段也是重点讲解到的部分,比如坐车颠簸什么的场景,不过片中的演员感觉眼神不是特别有戏。。另外,剧团的条件看起来还是挺艰苦的,有人抱怨没有流动厕所,不知道是不是要去很远的地方上厕所。。疑问,看到《贺寿仙姬大送子》,发现唱的好像不是粤语,而更像带口音的京剧,在油管找到的视频也是这个口音,搜了一下,“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可能一些剧团还用之前的官话,或者这几个神功戏没改成粤语。。?
向观众展现了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棚搭建的过程。为天后庆生,各个海岛村社搭台唱戏,热闹的庆典场面,一种文化的传承。不过演戏、看戏及舞台服务人员,他们均已是老人,能感觉到这种遗产正在慢慢逝去的失落感。影片拍得很安静,没有旁白,没有解说,极简的几句对话,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主题。前后所配的巴赫的大无,与粤剧奇怪地合拍。
一个娱乐人与神的地方,一个完全用竹子搭建不用一颗钉,可以容纳整个戏台,后场,乐池和观众席的地方。弥足珍贵的民俗纪录资料。非常喜歡,感情分加到五,巴赫大无配搭手艺人高空作业的翻飞的手势有点起鸡皮疙瘩,慢动作的舞台表演也是美轮美奂。剧情因素降到最低,近乎绝对零度的记录着围绕着戏棚的一切,说是近乎,是因为仍然微微的聚焦了一位老年表演者的生活,拆米,煮饭,食野,化妆,登台,卸妆,睡觉。另一位老者在午夜搬了桌椅到戏台上,面对着空空的观众席,以手敲击桌子做配乐歌唱,名曰天光戏。看完心想自己从前认为这岛是文化沙漠,也太浅薄了
戏棚在特定的时节拔地而起在完成使命后准时离场娱人娱神
还可以吧,就感觉拆掉好可惜,花了那么多时间和人力,感觉以后应该没有人愿意弄这些东西了。记得小时候我们集镇上每年春节都会请外地戏剧团来唱个把星期,我们小孩就在戏台下面捣乱,还有每年二月二晚上都会有花鼓灯游街,我们就跟着队伍满大街跑,特别有意思,然后老一辈的都去世了,也就没人组织接管了。他们这种更是费时费力,2018年就已经减少百分之四十了,估计会越来越少,等到消失的时候时候再回头看这部戏,那真的只剩回忆了。导演想表达的更多的应该是对戏棚的一些东西吧,至于粤剧有更好的平台去推广,用不着放在这里。说回戏棚,那么多竹竿一根一根绑成戏台,不用一根钉子,还挺震撼的。最后那位卸妆的大叔,看着心里挺难受的。
想起《紐約公共圖書館》。這種紀錄片看似白開水,但很考功力,尤其是剪接。本片其實可以增加篇幅,現時有點走馬看花的感覺。
无趣,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