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多数人都可能是人类意识进化进程上的牺牲品。能看出有这样的观点在……可惜没拍出来,只用了两三句台词浅尝辄止。如此严肃的片子,但感觉作者对自己的拷问并没有到位。像是现实版的散点式《枕头人》,有一种“生而为人无法自控的愤怒”在。表演很有意思,介于戏剧与真实之间,力度不强也不外放,像是柔和版的直面戏剧。多一星给对表演尊重。整体来说能有这样的片子很难得……喜欢摄影,给表演给得很直。
#4THHIIFF#太沉闷了,沉闷且无力,且不说基本没有的视听语言,导演真的知道该如何讲述一个故事吗?映后交流中听到这是导演第一部长片,此前电影对他来说是天方夜谭般的存在,我看在拍摄完这部片后的现在,电影对他来说还是如此。
#海南#开篇的电影视听语言实在是非常惊艳,摄影剪辑节奏构图音效都不是中国团队能够组建的高级水准。整体比较冗长,但是随着精神病患者思维突进,观众跟随警察心理医生患者的三角关系,逐渐进入一个迷雾重重的内心世界。导演是消失了多年的知名行为艺术家,八年前入围戛纳短片竞赛因而认识的拍摄团队。女主出演过鸟人,每个演员的演技都一流,非常工业化的艺术作品。入围华沙还是觉得有点可惜。
爱奇艺想要出海,于是用西方演员讲西方故事,但可惜这个故事讲得奇烂无比。为什么会在芬兰拍出一部瑞典的英文故事?导演答:芬兰这家医院的景太好,符合他的想象,所以考虑成本后就直接在医院的镇上拍了;不想过于强调身份,所以用了英语。然而从映后对谈可知,这个故事是瑞典的国民故事,对于这种家喻户晓+强在地化的故事类型,这种“技术中心(场景为先)+身份淡化”的创作思路真的是一个好的选择吗?说回电影本身,疯人一直都是最难写的人物,但是到了导演这里却成了“作弊器”,需要忏悔的时候忏悔,需要发疯的时候发疯,需要煽情的时候煽情,完全看不到人物背后的动机。剧情就像是小学生的流水账,每次mads想起些什么,总要找他哥问问,然后他哥再把缺少的部分拼起。警察和医生的背景故事(酗酒,不孕)也对主线丝毫没有影响。
形式在此失效一切都像那条晃动的腿
#4thHIIFF#金椰奖竞赛入围。前入围2022华沙主竞赛。“在芬兰用英语拍的瑞典故事”,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关于“不可靠叙事人”的故事,导演没去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也不关心真相与否,转而全部聚焦到“言说”这一行为上(完全没有任何的影像再现,只有言说),整部电影就是一场多个层面的关于叙事权的争夺战,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其实只有心理医生才是真正关心这个(自我塑造的)叙事行为的(但是她也没有进行应有的干预……?),警察只是“搭便车”地关心结果(而不是真相),但是病人这个角色又没法做一个充分意义上的行动者……所以如果心理医生是一号人物会更舒服点?
#BerlinaleEFM7/10三次虚焦,四位父亲。Aftermath,sympathy.Lowkey.
@海影节第十部,失望至极。永久mood是阿冲人要是不给自己的中式思维蜕层皮,走到香瓜瑞癫都刻着老冲思想钢印。把社会案件简化为类家庭叙事,显然是一种讨巧,导演的首部长片完全缺乏处理宏大事件的能力。所谓的黑白中的灰度,更像是用沉闷文艺片掩饰功力不足的遮羞布。故事几乎到2小时后才凸显出真正的主题,最后用阿冲式的特供字幕介绍了最后的结局,这不是真实谎言之间的边界,是完全的露怯。
爱奇艺开始出手国际影片了,这个行为就足够令人耳目一新。
于海南,超出预期。我在观影过程中认同主创的执行能力(放映结束身边也有观众对片子表达不满)。开头几分钟的台词、口音和环境因为让我难以准确识别故事发生的坐标系而有些费劲,以及觉得运镜比较常规,但后来剧情发展和演员的表现(都有赖于创作的质量支撑)让我撇开了这些问题。讲感受,可能比较出戏的是主角说“Iseemyself”这句台词,但铺垫做得其实也足够。比较出乎我意料的几点:导演以前应该没什么长片创作拍摄经验,但这次驾驭得不错,130min没有垮;意识形态上我没有被冒犯的感觉;与其说是讲案件,导演说是讲人生,电影有三个困境里的主要角色,有俗套处,难得在都挺饱满。
人类意识进化的方向是受难并持久忍耐吗,太苦了,但也很动人。受难和忍耐是因为爱,心理医生把max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好像又是病态的爱。
没法评,演员满分,摄影、美术、声音也都不错。但剧本、台词、逻辑等都存在很大问题。电影是有独有的表达方式的,不是把技术的活儿干完了,再套上一个“我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故事”的解释,就达到了电影化的创作标准。
简直是种精神折磨,试想一下如果男主奸杀的是两个女孩而不是男孩,请问还能说出“他也是个受害者”的台词吗?如此肤浅的剧本和满满的男性意淫。
好崩溃,本人斯家无脑粉丝手里攥着这张票不知道投不投
1080
#HIIFF04#中国导演还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主要是这个内容在国内就会完全不成立。虽然里面有很多看上去精彩的元素,但几乎用了最难看的展现方式。心理医生对“完美童年”的执念,其实也挺病态的。
整部电影像是一场肃穆的仪式,宗教或手术,剥洋葱般层层褪去包覆的表象,寻找真相,也是病因,最终看见隐藏的巨人—是不被扼杀的良知。Iseemyself,nomatterit’srealornot.我们不能活在生活的片段中,全片围绕和父亲的关系,心理治疗师-病人/罪犯-警探的关系非常seductive。剪辑音效都很出色,从三年多前看到项目书到今天看到成片,主创的坚持值得加一星。
#4thHIIFF#在北欧神话中,巨人是一种混沌的存在。不断试图用真相来解释记忆,想知道自己的人生为什么那么不幸的麦斯(西格),执着于完美童年以及有一个孩子(另一个层面也就是说,未来)的病态心理治疗师安娜,努力戒酒也无法挽回妻女离开的侦探索伦,叙述者的不可靠性导致一种自我欺骗,而生命恰恰是没有答案的那部分。视听上比较老套,好在非常稳。觉得比较奇怪的还是语言上整体用了英语,试图以此将故事推向普遍性比较牵强,毕竟人道主义精神病院、人工授精等在九十年代落实到瑞典环境完全合理也更顺。有几处细节是很喜欢的,比如录音机里那个机器一样的精子库男声重复着说“我相信我们都是人类意识伟大进程的一部分,我们要在实现人类潜能的进程中成为积极的一分子”,麦斯戴着录音机独自坐在雪后的长凳上,只留下一段风声。
#4th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大段大段大段的对话然后大段大段大段的对话最后大段大段大段的对话。人物本身很有悲剧美感但是叙事上不太能欣赏。映后导演的发言真是让人频频扶额做nft的啊那就不奇怪了。作为当代艺术家在电影领域的尝试爱奇艺集团在香港发行的尝试那祝你成功吧。
#4thHIIFF#感觉是光顾着凹造型了,过于强调一些风格化的东西,导致叙事上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关键是所谓的风格也没带来什么特别独创的观感,到最后已经不关心人物在讲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