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紫色。/我選擇早睡早起早出早歸。/我選擇冷粥,破硯,晴窗:忙人之所閒而閒人之所忙。/……/我選擇不選擇。……若欲相見,只須於悄無人處呼名,乃至/只須於心頭一跳一熱,微微/微微微微一熱一跳一熱。
河南话朗诵诗歌,原来这么美
如何消解孤独,到最终与孤独共生而不自知。
如果有一天我自杀,那是因为倦于交媾
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年度最佳纪录片
流离之人,羸弱之身,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来丧子,命运将他托付给缪斯女神,穷困狷介一生痴情,文字里御风而行,挣脱肉身继而化蝶,今年93岁,翩翩然仙去。
没有读过周梦蝶的诗,甚至没有听说过他,这部纪录片是我所知道的他的全部。与杨牧不同,看完影片,我很想去读他的诗。周梦蝶是个老派人,写的是新诗,但用词造句,有着老派文人的苦心孤诣。他清贫,他孤独,他洒脱而痴于文字,他自成一国。
昨夜,我又梦见我赤裸裸地跌坐在负雪的山峰上
四星半。周梦蝶说,荒凉的自由,温馨的不自由。
从在福田口岸第一次见着套装碟,已然过去半年有余。诚实来说,确实只有面对大银幕,现在的我才能看得进去。河南腔,乡音不改最感怀。摆摊、写诗、习佛,与电影有关的篇幅也饶有趣味。命运是一种神奇的东西,不知道为何当兵,也不知道与亲人好友为何结缘又失散。在理发店那结束不挺好的?!委实太长了
乡音的声声念白,如其人一般清瘦,如其诗一般悲凉,形而上的境界,镜头之前竟也充满幽默和感怀;放慢的画面,静美,深沉,生死两空;细致的呼应与隐喻,精致的分镜与素材;一天折射一生,水流声与影中影,禅味佛意十足;结尾静态构图,一棵伫立的树,一叶逆流扁舟,他说,我选择,不选择。
长得好,静得好。那天晚上在茉莉书店遇到一位买很多书的僧人,现在回想竟有点后悔没有看清他的样子、他挑的书~大概错过了一段奇缘。
10.12-16逍遥游,孤独城。日三十台币。许多远志,一只蝴蝶:逆风飞,贴着水面飞。冷粥,破砚,晴窗。忙人之所闲,而闲人之所忙。逆向生存,武昌街与牯岭街。我选择,不选择。落日寒姿,炼字之苦痛。狷者风格,厌于交媾。老庄色空,化城再来。难忘男汤水汽,与冬日空枝。陈传兴妙手,本系列最佳。
蕴满情感、甚至主观表现的一部,在琐碎中、有力量的缓慢里进入诗人悲伤、幽微、但又自在自足的世界。对周梦蝶呈现的丰富和细腻,在此套影片当是最为杰出的。什么是诗?诗是诗人写的东西。陈传兴成功的捕捉到了周梦蝶之为诗人的诗意。很多段落因此意蕴丰富,如搬家伤心、处女之泉、日本电影、三毛等等。
在喧囂的塵世中,借給自己一個小時,去體驗一次淡而有味的歷程
#HAFF#看到周老谈家乡的几个镜头,再也抑制不住了,瞬间泪流满面。周老简单朴素的生活作风,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令人肃然起敬。配乐颇有安哲之风,非常好。台湾文艺界对自身文化的关注远在大陆之上,可否借着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头也推出一套纪录片,追求艺术与质量,而不是做做电视节
“流浪得太久太久了,琴,剑和贞洁都沾满尘沙。鸦背上的黄昏愈冷愈沉重了。怎么还不出来?烛照我归路的孤星洁月?”——周夢蝶
看完想大哭一场,太难了。就像周梦蝶说的,如果想要一种世俗的幸福,不要过这样的生活。
每当看到落日,我就想起我自己。《绿光》那片子我也看过,结尾很感动。
大悲若慈,无以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