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的第一场电影,看完片尾忍不住哭了一路。好像也不是那种悲伤或者恐惧,而是最后那种火车终于还是准时来了,和草木天地亘古不变的平静,空洞,渺小,甚至荒诞…
有很多叔叔阿姨来看,是有点闲碎的讨论,但是维持秩序的朋友还是多点包容,过于喝止别人更加影响环境。
《民暴之女》上映后,伊丹十三因得罪了黑道,被黑社会分子袭击,重伤入院。住院期间的所见所闻,成为《大病人》的灵感源泉。在伊丹十三的作品中,这部的喜剧色彩相对弱一些,直面临终关怀问题,但仍然是他热爱的“经营养成系”,讲述主人公如何导演最后一年的生命,死亡和疾病阴影下依然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片子上半部分沉重,但越接近主角生命的尾声,基调反而越发轻快。超现实那部分不错,对于亲人和医生来说,电击将病人从死亡中拉了回来,但对于绝症患者,那一场抢救却是把他推向了悬崖。活着很重要,但如何活下去更重要。戏中戏与主线剧情的互文很好,几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局的《般若心经》交响乐非常震撼。和《葬礼》对照观看,大致能感受到导演完整的生命观。
什么都好,但影院里制止讲话的声音比讲话的人声音还大,简直不知道哪个更没素质
同《葬礼》比起来,偏严肃叙事,伊丹十三总还是从规训社会的展现中寻些笑点,笑里藏泪。造诣不及《葬礼》。
伊丹十三是大病人,他对现实有洁癖
形而上,潜意识,伊丹十三最跳出三界不在五行的一部电影
生命的结束,就像胶片转完了;送别的人挥手告别,火车就是不会离开,想到浪荡儿的结尾一刻;临终之际的飞行幻象很有绽放感,对死亡的那一边来说,生的抢救是把病人推下悬崖。对医疗理念和医患关系的展现包含了讨论,想到: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对主角向井的高光有过度用力之嫌,合唱心经的段落也是。以及如此昭和的Lastdance,不知道伍佰有没有听过
电影本身3.5,但611场沪北影院的垃圾观众值得-10000
#重看#悲喜交加的人生,再次证明死亡没有预演,只会结结实实砸向你,毫无防备,不带怜悯,即使你做过关于死亡的一万次心理建设,你仍会窒息,从对世界的无比质疑愤怒到全面放弃的气若游丝,生命的衰微在一个肉身上面呈现的表象如此惊人,病痛和死亡的细节被不留情地放大,视觉冲击力很强。戏中戏的呼应,观者现实的投射,以及和《葬礼》、和导演本身经历,共同交织成“人力有穷”的感叹,若亲历过icu外目睹病变器官被摘,若拉着手感受最后一口气的叹息,若明白最后的尊严是何等重要,那么就会多一分共情到导演在花花世界的蓬勃欲望中抽离出的无边寂静,就会被交响乐版的《般若心经》狠狠击中;生之欲升华为笑对送行的人们,超现实部分意外的感人。
【SIFF25UME新天地】被巨屏吸入,云外飞天,向死而生。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连续半小时的泪腺暴击,真正发生时早已释然了。“度一切苦厄”
这戏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十三本人的最后几年....全篇充溢着一种人之将死的极度恐惧和软弱....宫本信子从没赢得过这么多的特写镜头,好像十三特意托孤似的.....其中那段濒死的幻象非常动人(令我想到黑泽明之《梦》),我以为拍这一段的十三是要完成对自我的救赎,可惜很遗憾我错了.....
又色又惨又好笑(那个濒死体验桥段谁设计的,开玩笑吗……)但不觉得爱无能主人公值得这么多人劳心伤神去救,于是后半部分看得烦躁
人活在世界上都只是过客,而不是归人。
難忘最後的那一片綠
生命宛如恶疾。
在伊丹十三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能欢笑着面对的。
#25thSIFF趣味作为苦楚的止痛,好过一场文明的欺骗。
只可惜豆瓣没有六颗星。虽然有些“主旋律”,黑色幽默恰当好处,死前一段为绝笔。ps,助监督是蝶野博
上海电影节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感谢伊丹十三,给我们一段飞翔的旅程,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