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たい手だ!
20120416inflightfromOsakatoHongKong
可能是对这个航天事件的熟悉,所以看的过程真的很感动很感动。虽然知道不可能,但片尾要是用初音那首はやぶさ的话,说不定就会流泪了呢~~隼鸟号,欢迎回家!不仅传递了一代航天人的坚持和理想,也表达了何为事业的传承~~
杨利伟快去拍电影,绝对能感动哭13E人。
快近看完的,江口叔一点腔调都没了
3.5结尾照片感人
2012.08.24看完了想吐主要是拍的太细腻
一个关于坚持的真实故事
其实稍微有点浪费卡司~演员不用到这个程度也可以~三星多的一星给谦叔和老鼠
我一直以为这个是隼鸟号的续集,结果原来是拍了三个版本啊--日本人的情结不是盖的……比起堤幸彦那个,感觉这个更人情味更重点
科技战线默默奉献,为事业牺牲家庭,美国NASA竖起大拇指,当年看得我大惊失色,原来日本拍主旋律也是这个味,连民族自卑感都如出一辙。但是,它远更真诚精美流畅,是党式主旋律目前可以想象但只能仰望的审美高峰——这也令人对未来很失望,我们一直以为所有的丑与恶都根源于这个system,从未想过未曾受sys之害的他们也可能不够美和善,日韩自卑,欧美歧视,隼鸟号丢失了远航的信标
3.5七年等待,面对无限未知疯狂烧钱的深空探索真的不容易。哪个国家搞这个研究都是筚路蓝缕,21世纪的隼鸟号照样被NASA称为衣衫褴褛的玛莉莲梦露。两位教授演员的英语都可以,日本口音不算重,更意外的是江口洋介对着澳大利亚人引用了鲁迅的“世界上本没有路”。
山崎努扮演的机械制造厂的厂长就是我印象里最典型的日本人!不大的小厂,几个工人,不苟言笑却将生命中的激情全部都献给自己终生所爱的事业,日复一日做着重复的工作,将产品做到极致!然后,他们会以此为骄傲,并且将手艺代代相传!日本人的这种匠人品质让我折服!敬佩!
对比星空的尺度,人类太过渺小。航天是人类以卑微的生命去挑战无限宇宙的一种姿态,是不屈的勇气。
为事业努力的人们让人感动
人类最可怕的能力就是执着。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确实不错,不过日本人把一个探测器吹的这么神,那我们给拍个长篇史诗剧了。
日本人和日本片对隼鸟号还真是有爱,这部在保持绝对主旋律的同时也调和着浓度正好的人情味。缩减开支,NASA叫板,怎么看怎么有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革命劲儿。真实记录长达七年的探索脚步,代代相传的口号都喊了出来,还引用了鲁迅的文字。专业性很强,适合苦逼工程师看。东映60年纪念
颇有国人瞧不起日本的宇航技术。可是,隼鸟号这种首次采集远地小行星尘土样本和离子发动机成功的使用,都不是还在搞他国六、七十年代已经搞成的中国宇航技术所能望其项背的。
竟然主演是渡边谦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