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前两部,这一部没有史诗感,更加像平平无奇的电视纪录片。相比于其他下岗工人,陶家本来是幸运的,下岗后开起小饭店,本来已经过上小康生活,衣食无忧。没想到陶老大竟然是赌狗,家人管教多次也没有用,最后家产输进去了才悔悟。而老二就是浑浑噩噩的。7.8分。
在B站上发现了初稿版。相比贺,周两家,陶家是很早就创业成功改变家里条件的,然而闷不吭声踏实肯干的老大没想到是个赌徒,加上游荡啃老的老二,让老陶两口子没有享过清福,二十年后老陶去世了。不知道老大老二现在又是什么境况呢?
观看顺序,周家,贺家,陶家,周朝阳,贺国平,陶礼贵,都死了……
1、陶军哼唱了那首《浪子心声》;2、陶礼贵说了两次关于人生路漫漫切不可踩空的话。
陶大爷一辈子的心结就是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我认为陶大爷思路清晰,看问题也透彻,可是两个儿子并没有遗传半点,嗜赌成性让他们几乎失去了所有。他们的人生故事并没有结束,陶大爷的离去并不是终点,对于两兄弟来说,这也许成为了新的起点。
五分是给导演的辛苦分,这么长的周期,不容易,基本上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半生了。言归正传,渡口编年里相对来说贺家是最辛苦的,周家也辛苦,父母双亡,不过儿子最后还算是圆满结局,陶家算是情况最好的了。老爷子那句话说得很对,是赌博毁了他大儿子,最后的镜头里没看到他大儿子的妻子和女儿,猜测可能最后还是离婚了吧。
渡口编年系列,最令人感慨的是那消逝的时代。
影像的力量,竟然能奢侈地用两个小时见证二十年的人生,甚至是老陶的一生。太真实了,向导演致敬。
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最后。
三部比肩《铁西区》
养子扶子,蛮带有普遍性。
八十年代那一批读书毕业的人抓住时代的红利,突破阶层。在看现在,研究生毕业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从前积累更多财富的人越来越富,穷人只会越穷
中国老百姓20年的生活变化,都被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下来!https://v.ixigua.com/Ntw5Xgu/
1.拍摄止于2020年8月,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如小川绅介般的“纪录精神”,这其中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赋予了这部纪录片更厚重的力量,当然并不只是简单记录时间或者抓住人物在时代中的变化而撑起了接近两个小时的内容。2.导演最后以陶老站定在渡口前的照片为结束,简直是神来之笔,那束目光似乎透过镜头吞噬了人的灵魂。3.前半部分固定镜头挺多的,再粗糙一点,更好。
下岗家庭的二十年的“平民死诗”,粗粝和长度让人观看时时常晃神,陶家的三位男主人公如此普通,如此人生。
这是一部家庭史。老陶是一个很实干的人,其实我认为他两个儿子也很实干,但是没有他老爸有智慧,老大炒的一手好菜却沉溺赌博,最终败光百万家产,老二可以勤快地开车送货,却玩心太重始终没有干出自己的事业。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一家人都挺好接触的,除了喜欢赌博,家风还是很不错的。
二十年交通工具在行驶在变化被记录对象、作者同时在老去时间不是最高秩序但我们只有回到时间
更像是一个家庭的变迁史,下岗成为了观看这个家庭很好的理由。我为父母尽心尽力的付出感动又觉得无奈,为两个儿子被赌博牵绊住误了自己的人生还连累父母感到难过。下岗并没有把一家人的生活击垮,由于下岗迫使他们去城里开了饭店后,生活反而越来越好了,如果能这样一直好下去,甚至都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了。但是钱让大儿子沾上了赌博,小儿子也生活工作不顺人意,最操心的还是父母。所以下岗是怎样改变他们的生活的?那可能是从间接改变年青一代人的生活环境和三观开始的。
有一两段郭导介入比较明显,导演本人跟随采访拍摄20年,几乎是无法抛弃掉“亲和的旁观者”身份的。也因此能观察记录到陶家一家人的变化。感叹赌博感叹无能感叹辛勤劳苦的老陶。
一种难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