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沒有讀楊牧的興趣
3.5;若说本片“闷”,多数是因为杨牧本身较社恐、对(过多或深入)拍摄较抵触,且他本人一直生活裕足安稳、缺少大起大落的“情节”,以致于素材编排起来多少显得单薄和流于探讨形而上,实体事件的缺席往往会形成一种空蹈的观感;然而这些瑕疵在杨牧的诗句面前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比宇宙还大的可能说不定是我的一颗心”(这是“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翻版吗),难怪要将尾声收于《春歌》,一面向着古典索取,一面朝向源流,东西并治,视觉性和节奏性兼顾,70-80年代巅峰创作期在外界事件和内心探索“试探、追寻、表述”,不仅是古典婉约的,更是深沉思辨的,以及后来更有冥想哲思的成分——德系诗派(特拉克尔、里尔克、策兰)的影子确乎存在。说他有一个安逸的环境以保证内心的狂烈,可算是最恰切的评价了。
似乎作品本身更吸引人一点。
好喜欢杨牧~可爱事迹:高中请假事由,苦闷。不爱出门,有恐门症。找了个跆拳道黑带的老婆,跟老婆一起出门运动,吓坏弟弟。平静的生活,爱抬杠的对谈(也可称之为批判性思维)。我从海上来,浪声满袖。
原来杨牧是越老越好看,冷静、傲慢、英俊、低调。都不相信他会去写诗,因看起来是一点也不感性的,花絮里要他重读一遍自己的诗,他都说:“不愿意,我拒绝。”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这也是我的问题,有句评论说的好,公理和正义存在于一切虚无之中。无论是哪种相违背的价值观或者方法论,两者都会有做到顶峰的人。意识形态无高下之分。但真正的平庸者,就是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或许贵在处于不安之中。
温润隽永,如杨牧本人。编剧湾湾女诗人+湾湾新晋女导演,整体风格流畅恰切。不乏多处诗朗诵,却能够因景而异,语言多样,外延丰富,毫不觉闷。p.s.广师大社这两年引入出版了三样:奇来前书、奇来后书、诗选56-13。http://book.douban.com/series/26272
影像、場景、佈局都很可觀,就是內容單薄了一點,或者這是文學界本身研究資料未夠深入,怪不得電影和導演。
和孤独同样不朽的,是吟唱着的歌声与诗句
我在房间里观影:朝向一次凌乱的完成。
杨牧先生年轻时候就是标准的宅男样子啊,黑框眼镜,不爱出门。纪录片本身拍得没有很好看。
我从海上来,带回航海的二十二颗星。我从海上来,浪盈衣袖。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突然发现有一个这样的老头,淡定得令人艳羡。
影片中出现了不少杨牧的诗歌,但他的诗歌明显不对我的胃口。看完影片,我最想做的事情是,去花莲的时候,去旧书铺子看看——虽然直觉我并不喜欢杨牧的诗,但我对他家的印刷厂对一个文墨家族还是非常向往的。
学院之树,静穆、安详,人如是,片子也如是。中规中矩,波澜不兴。
为何国内没他的诗集出版
要追寻,沉淀,叙述……
没有诗意和诗性的方式拍诗人,是有点可惜啦。
我想说句题外话,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场片尾字幕放完才亮灯,而且没有发生观众在片尾就离场的状况的电影。因为专业、尊重,也因为影片真实地让心沉溺于其中。
在这旅途中,你凭借什么作为向导呢?我凭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