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莱特的长篇处女作展现了他的电影特质,即台词成为电影中的主要元素,而角色只是配料,负责说出这些台词(一系列有关政治、文化品位、时间哲学、人生经历以及各种奇怪的想法和概念的对话)。开头林克莱特在出租车上大谈特谈梦境及可能性,随后一个长镜头表现某青年撞死自己母亲到被警察带走,妙哉。
镜头爱上每个“下一个”出现的人并跟随他走了,生活没想放弃任何一个可能性,却输光了可能性。拖延到现在才看Linklater处女作,觉得是最原创最摇滚的一部。且最尾段8毫米摄影机片段具有致幻效果。
美国无聊影片,你碰到他,他又碰到她,击鼓传花般的人们来来往往,叽里呱啦说上一通,但又不知所云,而且所有的人好像都没有做什么实事,所以很无聊。
反传统,反叙事,对话穿插,人物为线索,讨论的问题却过于知识分子化,理查德·林克莱特的腔调看来早早就定下了。
一代话痨型导演就这样诞生了,二十多年来,他写过的台词长度,地球和月球往返几个来回估计没问题。
电影有种“这篇文章暂时不知道该写啥不过先写着看吧——咦都快写完了还没找到重点?!算了,哥就是这么酷”以及“观众是特工,想监视谁监视谁虽然他们都很无聊”的感觉。林克莱特扛着摄影机在奥斯汀的大街漫无目的地转悠,为之后的话唠德州仔们打下了坚实基础。。。
Everysinglecommodityyouproduceisapieceofyourowndeath.
无尽头的片断链接,对话构成的生活.
一颗星给某个镜头里不小心露出来的话筒!
林克莱特早期作品就奠定了谈天说地的话唠风格,整个片子给人一种小城一天的的DV纪实,只是哪能每个人都这么爱说话---早就在想为什么没人写这种剧本,每个人都是于外界联系的,就像那个理论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人其实都通过6个人有了联系。
形式主义典范,摄影界在人群中游弋,以近乎纪实的方式自然串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安排,在大量碎碎念中导演意欲表达的主旨悄然浮出水面;话题甚广也够左;碾死自己母亲和入室抢劫反被说教的两个年轻人印象最深刻。
读过伍尔夫的对林克莱特处女作的形式是熟悉的,导演自己出车站坐上出租,开始了单人叨逼叨模式,不知司机是听不懂英语,还是懒得搭理,或者对乘客梦的叙述毫无兴趣,但叙梦人总是热情高涨,电影利用意识流让很多人物登场,也让很多观点获得阐述。
一群无聊自大喋喋不休又不知所云的嬉皮士。你方唱罢我登台。ps第二天想了想,其实他们不是嬉皮士,应该是片名里的都市浪人一种放逐无聊友善慵懒的边缘化的人,一种渴望交流却似乎又没什么可交流的生活态度,一种类似波西米亚的田园风格的电影意境。我应该也是个城市浪人。
你好好睡,我好好读书.等你醒了我们聊柏拉图.
Youshould-Youshouldquittraumatizingwomenwithsexualintercourse...Ishouldknow...I'mamedicaldoctor...Iownamansionandayacht...Youshouldquittraumatizingwomenwithsexualintercourse...Ishouldknow...I'mamedicaldoctor..
以前就想过为什么没有一部电影通过衔接和转场让主人公不断切换,后来看到了澳剧一记耳光是类似的处理,而林克莱特二十多年前就这样玩过了,一直都是话唠,但林克莱特似乎喜欢抛开传统叙事,在每一部片子里都花心思玩出新花样。
妈呀,累死我了,可算看完了。摄影机也是个都市浪人,跟着一个又一个都市浪人游走,纪录那个年代青年的状态。转场挺有趣的,看长了就没意思了,因为看了一会儿发现原来没主角啊,也没个主线。感慨,美国青年再穷都有个车!
嬉皮士众生相,以上一场景的角色引出下一场景的角色,完美验证了「六度区隔理论」。众多嬉皮士们或步行,或开车,穿梭在城市之间,谈论着诸如文学创作,政治阴谋论等非常嬉皮士的话题。林克莱特作为第一个人物出场,拉着全场一言不发的出租车司机叨叨自己的梦境,奠定了电影基调。
#AmericanIndependentCinemaW6#如罗拉快跑般的后现代主义美学,林克莱特长镜头大赏,调度令人惊奇有些时刻完全不知道镜头下一个会聚焦在谁身上💻
很喜欢这种随意而又实质上填充大量主观思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