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完美,但是我觉得该有九分。央视拍的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纪录片并不少,这两集片子的内容不多,却与之前的片子有较好的区分度,这一点很棒。前面有人说政治意味太浓,对此我并不敢苟同,这部片子上映的时间决定了它一定是为“一带一路”服务的。此外,现阶段中国需要更多的关注工程师文化的片子。
你这从头到尾都是宣传。。。记录个屁啊能不能有点实在的讲如何施工
特殊时刻上线带有特殊性质的,不应该叫纪录片,叫专题片更合适。试举一例,海底隧道最后一段沉海接龙前宏扬如此到位,结果给我看几个欢呼的镜头就戛然而止……作为一个跨度近10年的超级工程,区区2集,拍了4个月,是不是太simple了……
反复讲几个点,记录大桥建设的设计制造方面讲的太少
挺感动的。
发现频道出品的版本似乎叙事更流畅。中国90年代开始的现代桥梁建设,摆脱过去苏联技术传统,都是在为终极考验——港珠澳大桥做准备,从钢筋材料的制作标准到中华白海豚的保育监测,从机器人焊接系统到海底隧道和人工岛架设,的确是工程学奇迹。然而基于政治考量的工程,其延续性和恒久性其实很值得怀疑,整整一代中国桥梁、高楼、水坝、港口工程都将面临这个问题。
19年看过,跟厉害了我的国一起看完的,世纪工程的意义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得到证明。
偏要進來評一下2019年那部單集70分鐘的紀錄片——淺嘗輒止的橋梁建築史、無甚新意的海上風光片、莫名其妙的剪輯組合、隔靴搔癢的技術說明……,滿篇寫著偉大光榮正確,但就是沒好好地向我這樣感興趣的外行解釋清楚這樣超級工程從設計到施工在技術上何以可能、從項目管理到建設過程的挑戰與困難,當然,更談不上對超級工程從規劃立項到整體效益在成功之外有無總結和反思。沉管怎麼安放?直接拉到第54分鐘,你會發現:怎麼放?往下放。
只从试卷里见过港珠澳大桥的考题,今天清理网盘的时候发现了2017年的纪录片《港珠澳大桥》,看了半集,不得不说确实很牛逼[赞][赞]要克服200天的六级台风,要保护中华白海豚,要不影响飞机和轮船的正常运作,还要克服海洋的强腐蚀。而且早在上个世纪就有这项计划的设想,为此工程师们已经去全国各大大桥的兴建中锻炼过了。个人觉得它完全值得一道大题[哈哈]
纪录片本身没到五星水准啦但应该给这些建设者这个工程和通过这个工程要达到的目标五星!正如建设者们所说港珠澳大桥并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同时也是一个link引领着技术和方法的传承与革新!明天全线贯通祝福港珠澳祝福祖国~
基建人参与的每一个大工程项目,都是多年呕心沥血熬夜孵化的结晶。完工收尾阶段的心情,澎湃,自豪,复杂。身为家属我不知如何去感同身受,默默观察着,有如华丽巨星告别盛大舞台般不舍,亦如旅居多年归国后回味海外生活细节般美好。身为基建人家属,我理解,支持,保护好我们家的匠人。
-看到了超级工程开始,还有生态的一面的.把一件事干成,方方面面需要很多很多.
报看
更像电视宣传片,不是纪录片,还充满浓浓的zz意味
跨!伶!仃!洋!通!粤!港!澳!我!港!珠!澳!跨!海!大!桥!
太钢的设备太落后,质量是不错。中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很多文化传播的角度偏向于普罗大众的角度,桥要保障120年的使用质量,很好很好
看第一集我就想知道那个海底沉管怎么放进去,然后怎么可以通车的,看到最后也没说清楚。。。故作深沉拉高情怀的感觉。。。
中国制造,中国标准,越来越强大的符号,依然有差距,任重道远,加油,我的国!
5星给祖国的繁荣
没有太多内容啊,我看的是20分钟版本,被剪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