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难一课是放下,最重要一刻是当下。
当李开复说“每次我去看我父亲的时候”哽咽调整了三次,才说完“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他看到了没”,之后摘下眼镜崩溃哭泣。反复看了几遍都被感动流泪。在海边和检验台上的眼神都特别有内容,书桌前这个访谈设定也好,就是前后两段配音败笔,其实不用特意朗诵,自然点说就行了。
“人生苦短,必须性感”,“活在当下,向死而生”
人就是这样的,关于生命和死亡,不亲身经历是很难真正体会到的。谁不知道人生短暂呢,可是在我们对岁月和时光的观感里,还是觉得它太过漫长。所以当我们面临一个个的选择时,仍然免不了要挣扎免不了一不小心就舍掉了原本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人生难免要充满遗憾和悔恨。“Being-towards-death”。
看的过程中对于自己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逐渐清晰,对片子里的两句话印象深刻,有容德乃大,无欲品自高,洗去浮华,我想过认真感知四季,遵自然之法的生活,自己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自律才能自由,年轻人更应该思考要放下什么。春天来了,希望新的一年的生活可以让我自己满意吧。
人生没有遗憾,多无趣。
李开复算是个纯良的人,虽然有时候不那么real
其实本人讲父母妻女等身边人的部分还是可以的,就念白和文案太做作了。然后又有许多场景重现和摆拍,整体感觉显得跟纪录片相去甚远。算是李开复情感表达的一个总结和纪念品,个人意思大于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剪辑上太没有追求了,ppt既视感。还是粗糙,时间也短,高晓松怎么搞的。
嘿嘿。。
不及文字
即使是能够感同身受,也无法让我忽视这部纪录(短)片难以掩盖的粗糙,真的是连学生作业也不如,幸好高晓松不是以导演为生。【为是否发给老爸看而验看…
关于死亡李开复的知识积累和修养都不足
矮大紧的导演水平也就那样,太朗诵腔了。不过音乐才华我是服的,歌是真好听,恳请出个完整版。
本来挺有启发性的,结果跑去拜佛。
看到奇葩说,才了解到这段故事。正值清明,若之后留我一人扫墓,我定会买一盒玉溪,在坟头留两只点燃的烟。
向死而生的辽阔。看到开复老师哭,心都要跟着一块儿碎了。想起有一年在北京听开复老师的演讲,Bear发消息说,太温柔了,要睡捉咯。
人生的意义,人每个阶段所感悟的人生意义都是不同的,欲望没有止境,缺什么就想要什么;总也不知道什么才能真正的开心;最后还是要心怀希望活下去吧
看完书看的,很感动。
父亲问我说:“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对自己有点失望。”“那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让自己失望了。”陪伴和向亲人表达爱剥去欲望和浮华问做这件事是不是你内心真正想要的
高晓松拍的李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