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大错,但也没什么意思。
第一段的群戏调度非常精彩:把故事放在一个公共空间里,解除演员和现实群众的界限,发生的一切既是公共事件,也是戏剧行为。整个片子不仅是在解构电影中的空间,同时也是在解构电影院的空间(位于影院不同区域的群众听到的声效不同),故事的多重场域和影院场域层层嵌套,共同构成影片主题“公共事件”。然而可惜的是剧本略欠火候,且摄影机-手机竖屏-手机横屏三种媒介的转换看不出有什么内在逻辑,像是导演灵机一动,想起哪个加上哪个。除此之外,对话呆板无趣,且人物形象片面人物动机单薄。过于概念性的塑造使影片显得滞重,更像是一场装置艺术或是社会学论文,而不是电影,映后导演的阐述显然也是更偏向前者。然而对于一部学生短片来说,能够创造这样一个概念已经是了不起的事情,希望导演不要被恶评带偏,再接再厉创造更好的影像作品。
[2-]
手机镜头的创新感其实一般,题材贴近社会生活却也没能更深挖掘下去,是那种知道了导演想要讨论什么就没必要看了的片子,套娃的剧本也比较简单。
放完之后,影院某大哥(北电校友吗?)激情发言:“丢人,操!”
First现在是为了多元而多元吗??
#17thFIRST#
🤢🤮
4.1导演是不是看过《别拍我!》
17first#63
打算写个长评
典。
除了zoomin还是很美的女演员以外无甚亮点
#17thFIRST#7.25于万达
虽然能理解剧作上的先锋所在,但是太丑了。
有意于讨论媒体民主化,但越讨论,就越偏向于网民们的“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形式就那样。声音上下了功夫,就这样吧。
《热搜》minise
厦门短片周。挺有意思的,短片本来的样子!
尾巴选的…哈哈
是不是晚了个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