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心事再多,只要看一部Aki心情也能变好。跟着Aki出游,喝咖啡,喝酒,唱歌跳舞谈恋爱,随心所欲,有点忧伤也只像过眼烟云。
一个要咖啡来醒着,一个用伏特加来醉,两个都是爱情的白痴。大船开走时生怕四人再不得见,可他们怎么能上了船?轿车是怎么开进咖啡馆?又怎会说得出“我要留下来和她一起生活”?原来一切只是裁缝买咖啡路上的幻想,继续回到工位埋头打一条条相同的裙子。
看嫁到芬兰的中国姑娘在豆瓣小组里哀怨,芬兰男人怎么这么闷呢!阿基早就把这种闷放大到极致了,一个伏特加男和一个咖啡男,不用说跟搭车的捷克妞和俄国妞都不聊天,就连彼此之间也仅有吞云吐雾。这些被标本化的人,在精致雕琢的摄影空间里,也没体现多么强大的内心力量,反而可爱的暗示我也需要爱。
两只水牛
生活就是真正面对女孩时无话可说,想尽一切方式的「与众不同」最后在别人看来如同沙雕,不如完整唱完一首歌,安然面对破碎平庸的自己。
放飞自由后再度回归庸常生活,梦想的遥不可及,唯有在音乐声中寻回真实的自己(阿基的音乐品味一如既往的棒!)。御用男主女主这般拘谨羞涩,简直太可爱。
梦与真、日与夜、雨与旷野、寂寞与外语、航行与返家,它们混合在唱机里,浓度正好是默默的酒精和咖啡因。
奥廷宁的眼线;妈妈,我去买咖啡,顺便做一场梦,等我回家再把你放出来;这一部阿基,结尾好冰凉
世界真冷酷。咖啡控和酒鬼结果还要请人家喝红茶,大闷公路片
samefaces,sameverse.
考里斯马基是最适合拍工人的导演,每个角色都具有人性光环,让人喜爱。
“给我咖啡”不要太屌;试想一段不想明天的旅程
有的人收获爱情,有的人,或许收获了一份成长。
补个轮胎,还唱《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啊
精神出逃。
话最少的公路片
终于有stereotype式的沉默寡言了哈哈哈
…………真是。
物理中事物总是沿着耗时最短的路径运动,爱情时而如此时而不然,考里斯马基镜头下极致的凝练把这个中的繁复三言两语间道个清楚明白。
就像片中的俄罗斯女人和捷克女人吐槽的那样,芬兰男人还真是闷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