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1989年11月9日在东德首映时,正赶上柏林墙被迫开放,此时电影正播放的一半却暂停了,但观众强烈要求看完电影再出去。
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是东德唯一一部同志电影。
我承认这部电影的剧情还成,但是我的的确确看着看着睡着了==
社会主义电影尺度居然还这么大!其实里面让我最high的是圣人的Weihnachts-Oratorium。。。
第一次看东德的电影,东德唯一一部兼在柏林墙倒塌之际公映的同性片。男教师的出柜(comingout),东德的脱困(comingout)。孤独又惧怕的同性恋人士,被遗忘的同性恋群体。某个超像小马哥MaxRiemelt的配角让人双眼发亮!广州LGBTI+电影节展映后竟惊喜迎来男主演MatthiasFreihof的(非实时)视频交流。(时光飞逝三十载,片中白嫩小伙已成白鬓大叔。原来男主演本人就是gay,他还提到了今年德国影视圈集体出柜的行动,和自己最近主演了一部同性德剧)[三星半]
男主萌帅萌帅的,片子具有很浓厚的东德时代气息,但同时也隐隐有着两德统一前夕的新活力,算是时代的缩影吧。片子里各个主角面临的压力和经历的悲剧直到现在也在不断上演,性少数群体似乎成了二战后黄金时代新“文艺复兴”里阶级解放,价值观多元化历程中最凄惨的被遗忘者,沦为两种意识形态用来抹黑对方的标签工具,直到现在,很多地方依然没有赶上思想解放的末班车……
幾個人的悲哀。
昨天见到matthiasfreihof本人东边出身真的一辈子都会这样耶..
上世纪90年代的同志片果然很有「时代特色」,一方面是社会误解和自身内心挣扎,同时还有很通俗狗血言情伦理剧的框架,能够入围金熊奖是一个奇迹(葩)。
东德唯一的同志片,上映当晚柏林墙倒(在2012的纪录片UnterMännern-SchwulinderDDR里作了点评和对照)
主角的经历太典型,但又缺乏勇气,真实而贴切生活,但略感让人失望。
没有中文字幕,利用英语学习德语。这个故事发生在东德最后1年,晦暗的街道,嘈杂的汽车声,里面有很多很写实的手法,很值得学习。5星当之无愧。
东德人的长相怎么和西德差那么多,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俊朗的德国男人形象
印象最深的反倒是东德人对音乐的痴迷
這一部很難不讓我想起柏林牆以東,可以明顯感受到東德西德的差異,而且Westler還早了好幾年
有感动,觉得在看过这么多钙片还会有触动就很赞赏。从故事本身来讲不轰烈,不偏执,像是内心有个潜意识然后被掰弯一样,但可贵之处在于细腻,在于角色本身的魅力,老者的经世通透豁达,再给予开放的结局和眺望的窗外,不自觉的被带入延伸……
电影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同时期的同志的社会生活现状,躲在柜中的人,得不到想要的爱情,也只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而且还得承受被迫出柜的社会压力。但剧情方面还是有欠缺,前半段剧情略显枯燥,过于冗杂,后半段的剧情点到为止,少了点酝酿。不过作为东德唯一一部同性电影,还是很有意义。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期间唯一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影片,并且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之际被放映
骄傲电影节广州站。柏林墙倒塌那一夜,北京东单公园里正发生着什么呢?自此另一堵高墙打起地基,我们最具朝气生机的时刻冻结在了那个时代,从今天回望。今晚去过现场的观众应该懂得这场放映多么珍贵,主演也是那一夜的见证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只能与大家相隔万里,但领事远程进行的视频问答可以说为电影拓宽了边界。
电影拍得很美,可又充满了不言自明的痛楚。斑斓欢悦的同性恋酒吧是一个温暖的落脚处,可残酷的是“没有人知道对方住在哪里,他们都很孤独”。而更不公平的是,自己和他人还要承受无尽的伤害。性别认知,多数人无从感知的焦灼困境,化入美丽而脆弱的影像,让人沉浸,进而被深深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