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这样的女人很危险,你永远猜不到她下一步会干什么,你无法确认言语中哪一句会是临时编出来的鬼话,更无从得知她曾做过什么,或许也是可以的,如若在报章头条见到她的大幅脸部特写并被通缉,你隐约也可获知一二,但又不是全部的她,毕竟被通缉并不意味着她是罪犯,她的奔逃只不过构成了捕风捉影的素材。她从不肯坐下来好好说话,因为好好说话并不是她处事哲学之内的逻辑。她既想要很多的爱,又不想要太过多余的爱,爱要是多余,她便又放手。而这恰恰可以掐住每一个男人的七寸,似乎男人们总是喜欢谜一样的女人,他们总是飞蛾扑火的投向某种不确定性,或许根本上依旧她对男人的自负的操纵,男人总是以为金钱和权力的保护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女人,却不知每个女人又都有各自的追求。比如夏洛特,她享受一切爱,却又崇尚一切自由,令人迷醉。
像是纯粹为于阿姨定制的角色,缺乏道德感,满口谎言,野蛮生长,充满了危险,把身边的男性玩的团团转,随时潇洒撤离,这类女角色可以说在影史上都少的可怜。
只找着开场四分钟片段,于佩尔演夜总会驻场摇滚歌手唱歌开场,现任神秘死亡,旧情人决定帮她逃离警察追捕,于佩尔三姐导演,Amazon有VHS卖,2022年出web高清版,造型酷,喜欢托运火车那段,
开始没什么意思,后来渐入佳境两次反转。女主角真是无事不为的魔鬼,感情戏细腻,两个女人和男主角还能和谐真不易。第二女主角跟男主角最后结局是明智选择,结局部分就是感情教育了,爱你的人和过客恋人的区别。也让观众局部了解法国西南部。
我以为永远都不能看到这个片子的ChristinePascal的颜真温柔啊
很无厘头,很宿命论,把人拍得很矮,微微发癫,看完和片中男人一样略感失落的轻喜剧。不要以为ET的姐姐于佩尔不可捉摸,无法把握。最后一节看了两遍,我懂她了,杀死男友的她送给帮她越过边境的前任男友的现任女友与前夫的儿子一艘小纸船,又找了个盆子接满水,让小船浮起来(注意她当时的神情),做完这一切,她在前任和女友回来前快速离开了。我喜欢最后的结尾,两年后男人和于佩尔再次见到时的场景设计,轻轻巧巧,她早告诉他了,因为结尾,给一百分。片头于佩尔唱的歌,她离开前唱过,结尾才听出了歌的味道。
人永远会被无法(完全)拥有的事物吸引。但吸引就是吸引,不需要懂得。
快40年前的电影。有些浪漫我可能没有理解到,看完倒也没有怅然若失,女性还是要活得更加肆无忌惮些,多好。导演也姓于佩尔。
看过留痕
法国人,浪漫到极致
夏洛特保持随时离去的危险感、神秘感、不安定、不确定性,不想固定属于任何一个人。她要的爱可以是顺从,也可以是挑战,温情也不长久,爱意也不恒常,她如此人随意动、心随性转,像变色龙一样难以捉摸。可悲的是,不对等情感的后遗症严重,男方在折磨里无法自拔,被利用之后抛到车站是他无法预料的错位。。。那时候的于佩尔还拥有娇嫩,法国乡间的风景正佳。。。
《完全夏洛特》夏洛特的现任与前任,一段三个人行。
sotrue
豌豆公主找不到王子也就找不到要找的豌豆——虽然集美貌、才华和爱欲于一身的女主对于身处「大他者」凝视下的普罗大众很有俘获魅力,但女主顶多是一位演唱家,而男主则是一名音乐指挥家兼美学教育家:男人并不是必要的,女性电影里总有男人的角色和位置。即便摆脱了对童话故事绘本抑或男权叙事乐谱的依赖,且叙述者与聆听者不再是男性,但女性乐园依然缺乏自己的政治经济哲学基础和行动美学指导,这就决定了女性指导很难剥离自身与西方政治经济体制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你看,被「教师爷」俘获、洗脑并叙述成性感淘气小野猫且以「疯女人」名义自居「诚实的夏洛特」的行动是区别于自发性行动、奉献性行动、义务性行动、防御性行动、救援性行动、正义性行动的盲目性行动、索取性行动、交易性行动、侵略性行动、毁灭性(神风敢死队式)行动、罪恶性行动。
总感觉吹哨人前半段是对其无比拙劣的模仿
#帮姐姐的忙#
好灵动的于佩尔。让人惊喜的段落很多,情感和法式浪漫融于镜头,基本不需要文字语言。开头三分多钟的唱歌移动镜头,定下基调。远景里穿越城市街道寻找,音乐响起,深切的爱自然溢于言表,只用一个镜头就知道他永远都会选择她。固定镜头借位静止但运动的车,彻底沉浸在独特的爱情关系里。公路逃亡,让爱复苏。爱在风中,也随风去,也会永存。即使是法式的自由,也躲不过命运和闪躲。“随风而逝的情话…四处飘散的吻痕…奇异的迷雾,在记忆中,还有我们的故事。”
没有人能不爱于佩尔!
WEB英字
夏洛特,她不会为谁停留